报告

中国网络评论发展态势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评论在网络舆论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总报告对本蓝皮书研究的网络评论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网络评论的发展阶段,从不同标准和维度介绍了现阶段我国网络评论的主要类型,从政策、产业、技术和用户角度整体概括了近年来我国网络评论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和特点。

作者

赵曙光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北京)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质量监测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全媒体社会调查中心联席主任、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数据挖掘。出版The Conversion Rate: The Trap of Omnimedia Transformation(2017,McGraw Hill Education)、Media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Practices in China(2017,McGraw Hill Education)、《幻影注意力:基于眼动实验的植入式广告效果研究》(2014,复旦大学出版社)、《媒介经济学》(2007,清华大学出版社)等著作,主持建立了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效果指数平台、社交媒体内容大数据监测平台、“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大数据平台、国际政界社交传播大数据平台,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网络评论发展态势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3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网络评论的发展阶段
  • 二 网络评论的主要类型
  • 三 网络评论的发展环境
    1. (一)政策环境:规范净化网络空间,促进网络评论健康有序发展
    2. (二)产业环境:网民数量红利增长乏力,转化率成为竞争焦点
    3. (三)技术环境: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
    4. (四)用户环境:网络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移动网络促进“人、物、场景互联”
  • 四 网络评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1. (一)网络评论空间生态向好,网络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显提升
    2. (二)网络正能量敢于、善于发声,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评论主旋律
    3. (三)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依法营造网络清朗空间
    4. (四)网络评论舆论监督作用有效发挥,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5. (五)网络评论成为高频基础应用,深度用户占比超六成
    6. (六)从PC过渡到移动时代,微信、新闻客户端、微博成为网络评论三大接触渠道
    7. (七)内容生产UGC模式转向机构化,PGC与UGC融合向MCN发展
    8. (八)“算法分发”大众化应用,“编辑分发”精品化发展
    9. (九)网络评论用户满意度较高,平台接触习惯相对稳定
    10. (十)寻找观点赞同者成为主动搜索网络评论首要动机,用户集群效应凸显
    11. (十一)市场配置网络评论资源作用突出,生态创新迭代加速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