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十年气候前行路,历经风雨见彩虹

摘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气象局合作编写的“气候变化绿皮书”自2009年推出第一本至今已经走过十个年头。“气候变化绿皮书”十年来一直密切关注和反映国际气候进程和中国的低碳发展。本文从科学认知、国际气候治理和国内低碳行动几个不同视角回顾十年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形势,同时也简要总结“气候变化绿皮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

陈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气候治理、气候政策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COMEST)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NC-FE)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学会环境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和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二十余项,发表专著、合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各类研究成果约一百篇(部),曾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2022年),第二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1年),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对策信息奖等。2022年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巢清尘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气候系统分析及相互作用、气候风险评估、气候变化政策。现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领衔作者。长期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谈判。主持国家和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曾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发表论文、合著八十余篇(部)。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中国气象局气象领军人才。曾获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曾任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世界气象组织基础设施委员会成员、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研究组联合主席、指导委员会委员。
胡国权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气候变化应对战略。先后从事天气预报、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变化数值模拟和应对对策等工作。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谈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等资助项目十几项,参与编写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刘哲 ,博士,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
王谋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领域为全球气候治理、SDG本地化及实施进展评估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十年气候前行路,历经风雨见彩虹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0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引言
  • 一 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进展
    1. (一)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和影响
    2. (二)中国的气候变化和影响
    3. (三)中国科技工作推动了应对行动的深化
  • 二 国际气候进程与国际治理
    1. (一)从哥本哈根到后巴黎气候谈判进程
    2.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
    3. (三)国际气候治理体系的发展变化
  • 三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1. (一)理念创新
    2. (二)目标设定
    3. (三)政策行动
    4. (四)对国际气候治理进程的贡献
  • 四 气候变化绿皮书十年统计分析
  • 结束语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