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行业协会的专利创新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摘要

我国的行业协会长期游离在“国家创新体系”之外,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一直被低估。在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维度视角下,利用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研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行业协会的专利创新效应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行业协会对专利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影响;第二,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中介效应不同,技术社会资本最大,融资社会资本次之,政策社会资本和人才社会资本最小;第三,与传统产业相比,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加入行业协会更能够显著增加专利创新绩效。但产业类型对行业协会以及其他中介变量的专利创新效应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作者

杨育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边燕杰、丘海雄,2000,《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87~99页。
  • 董新凯、陈晔,2014,《谈专利标准化中行业协会的竞争促进功能》,《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第122~126页。
  • 国鲁来,2003,《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公共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第24~31页。
  • 侯广辉、张键国,2013,《企业社会资本能否改善技术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第2期,第74~86页。
  • 雷鸣,2006,《商会和行业协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现代日本经济》第4期,第6~10页。
  • 李春来,2007,《江苏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与商会(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市场中介组织视角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第138~14页。
  • 李鹏、张昭、张俊飚、吴海霞、李平,2015,《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及融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3期,第64~68页。
  • 林跃勤,2012,《社会中介组织腐败预防与规范治理:基于行业协会的视角》,《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第177~183页。
  • 林南,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红云、骆方、张玉、张丹慧,2013,《因变量为等级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心理学报》第12期,第1431~1442页。
  • 浦文昌,2017,《行业协会商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国外典型案例的讨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2期,第24~31页。
  • 丘海雄、谢昕琰;2016,《企业技术创新的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第16~26页。
  • 石碧涛、张捷,2011,《社会资本与行业协会的治理绩效分析——以广东东莞行业协会为例》,《经济管理》第5期,第165~174页。
  • 宋方煜,2012,《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412~417页。
  • 翁东玲,2006,《应对技术壁垒——构建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的战略联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9期,第33~36页。
  • 韦影,2007,《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第119~127页。
  • 韦影,2008,《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研究维度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第2期,第197~200页。
  • 王武科、李同升、刘笑明,2009,《不同尺度下农业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实证研究——以中国果业协会果业技术扩散为例》,《人文地理》第1期,第76~80页。
  • 温忠麟、叶宝娟,2014,《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第5期,第731~745页。
  • 余泳泽、刘大勇,2013,《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管理世界》第7期,第6~20页。
  • 阳毅、游达明,《产业集群创新中行业协会的构成体系与运行机制》,《经济地理》第5期,第103~106页。
  • 郁建兴,2006,《行业协会:寻求与企业、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第118~123页。
  • 郁建兴、沈永东,2011,《行业协会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文献评论》,《中国行政管理》第9期,第53~58页。
  • 郁建兴、沈永东、吴逊,2011,《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类型及其实现机制——一项多案例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23~35页。
  • 郁建兴、沈永东、周俊,2013,《政府支持与行业协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的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第4~13页。
  • 吴军民,2005,《行业协会的组织运作:一种社会资本分析视角——以广东南海专业镇行业协会为例》,《管理世界》第10期,第50~57页。
  • 汪永成,2005,《地方政府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策略——基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第81~85页。
  • 张其仔,2000,《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绩效研究》,《当代财经》第1期,第53~58页。
  • 张振刚、李云健、袁斯帆、高晓波,2016,《企业家社会资本、产学研合作与专利产出——合作创新意愿的调节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7期,第54~64页。
  • 郑胜利、陈国智,2002,《企业社会资本积累与企业竞争优势》,《生产力研究》第1期,第133~135页。
  • Baron,R.M. and Kenny,D.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173-1182.
  • Cameron and Trivedi. 2007. “Microeconometrics:Methods and Application,” Economic Record,112-113.
  • Doner,R.F.,Schneider B R. 2000. “Business Associ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
  • Iacobucci,D. 2012. “Mediation Analysis and Categorical Variables:the Final Frontie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582-594.
  • Knorringa,P. 1999. “Agra:An Old Cluster Facing the New Competition,” World Development,1587-1604.
  • Maurer,I.,Bartsch V.,Ebers,M. 2011. “The Value of Intra-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How It Fosters Knowledge Transfer,Innovation Performance,and Growth,” Organization Studies,157-185.
  • Nahapiet,J.,Ghoshal,S. 1997,“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Value in 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35-39.
  • Nahapiet,J.,Ghoshal,S. 1998,“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119-157.
  • Nadvi,K.,Schmitz,H. 1994. “Industrial Cluster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Review of Experiences and Research Agenda,” Genev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 Schmitz,H. 1997. “Collective E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Return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3(4),465-483.
  • Schmitz,H. 1999. “Global Competition and Local Cooperation: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Sinos Valley,Brazil,” World Development,1627-1650.
  • Tsai,W.,Ghoshal,S.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64-476.
  • Westlund,H. 2003. “Implic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for Busi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Working Paper.
  • Yli-Renko,H.,Autio,E.,Sapienza,H.J. 2001. “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87-613.

行业协会的专利创新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 (一)行业协会与专利创新
    2.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1. 1.行业协会与企业社会资本
      2. 2.企业社会资本与专利创新绩效
  • 三 研究设计
    1. (一)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2. (二)变量设计及其测量
  •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1. (一)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2.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3. (三)行业协会对专利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1. 1.行业协会对专利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2. 2.进一步的讨论
  • 五 结论与建议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