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数位语境下的台湾当代诗

摘要

自1986年出现类程序语言的诗作,数位环境改变了解严后的台湾当代诗,而使得互动、制动、多向、多媒体、非平面、多重叙述的创作方式,大幅冲击了以平面出版、单纯文字构筑的文学环境,形成20世纪末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从文字到图像与影音,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单一文本到超文本,从作者向读者的单向灌输到作者与读者间的多重互动,数位语境下的台湾当代诗在文字与非文字、意象与意义之外,引发出令人反思的情意姿态。台湾学界对于受到电子、数位、网路等媒介影响的文学创作,略名之以数位文学。在朝向“数位文学史”的路上,一方面,诗人为求塑造诗的“亲民”性格,而使得原为“源头活水”的数位手法,在不断重复、拼贴、制作的过程中逐渐扩张,而挤压了诗的文字表现;另一方面,当各种数字元素渐渐反客为主,蚕食纯文字的诗领域,台湾当代诗的数字表现却有猛然下降的趋势,多位具有代表性的数位诗创作者,虽仍兼顾以电脑和网路为媒介的数位作品,创作主力已回到平面出版上。数位语境之于台湾当代诗,呈观激发创作动力、传播媒体的革命、活化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管道,而未曾背离纯文字书写的文化论述。同时,作为工具的数位元素,在人为的发扬蹈厉之初,从试图摆脱单文本、纯文字、纸面传媒的当代诗发展背景,建构各种超文本、多媒体、多向性的作品,而使得文字与图像的依违关系由显而隐,无意间碰触意义释放、意象表现等问题。以超文本文学下的台湾当代诗发展为主,本文首先描述1990年代之后,台湾当代诗在数位语境下的发展概况以及数位文学论述的建构;其次就网路社群中拈取白灵和苏绍连的数位创作为例,探讨台湾当代诗因传播媒介转变而开启的创作实验与诗艺格局;接着由沉淀后的数位文学环境,尝试省思原诗的命题。

作者

郑慧如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数位语境下的台湾当代诗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