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重建家庭养老

摘要

本文主要以广汉市松林镇D村调查为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民工潮”兴起以来,四川农村逐步空心化,同时人际关系逐步疏离化。如今,一方面,由于青壮年逐步离土甚至离乡,老人守望家乡,传统“养儿防老”的民间实践似乎越来越成为历史;另一方面,为老人所接受的社区或国家层面的养老机制尚未建立,这两方面的合力影响“老有所养”。老人主要困境表现在日常生活不便、就医难、亲情饥渴等。化解之道主要在于如下五个方面:第一,促进乡村本土化的有机发展;第二,教育乡土化,减少农村受教育者离乡趋势;第三,作为公器的国家偏向农村的政策支持;第四,重建家庭养老机制的前提下培育社区化养老机制;第五,逐步放开限制生育的计生政策,促进家庭人丁兴旺等。

作者

刘易平
卢立昕 //卢立昕,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重建家庭养老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0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D村——四川“空心村”的一个缩影
  • 二 孤独守望——传统家庭“养儿防老”机制的功能受损
    1. (一)“恩”与“报”——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据
    2. (二)养儿防老:D村的传统实践
      1. 1.儿子首先该养老
      2. 2.诸子均分遗产,轮换赡养老人
      3. 3.互为义务
      4. 4.女性对娘家父母负“有限责任”
      5. 5.“活到老,做到老”
      6. 6.社区照顾孤寡老人与村邻家庭寄养式养老
    3. (三)寂寞守望:空心村老人们的当代困境
      1. 1.看病难
      2. 2.生活不便
      3. 3.寂寞守望
      4. 4.养老滞后于养小
      5. 5.经济拮据
  • 三 “两头顾”——务农、就近打工以及兼顾养老的折中选择
    1. (一)完全在家
    2. (二)两头顾
    3. (三)全年在外
    4. (四)儿子在家但不养老
  • 四 此消彼长——从“家庭、市场与国家”构架看老人“被抛弃”之境地
    1. (一)市场化加剧农村人的经济压力
    2. (二)国家逐步吞噬家族
    3. (三)国家与市场共同削弱家庭
    4. (四)国家主义或市场中心主义的现代教育也消弱家庭
    5. (五)作为经济政策附庸的计划生育直接造成家庭规模过小
  • 五 “五位一体”——解决养老难的思路
    1. (一)有限的城市化,寻求西部发展道路,促进乡村本土化的有机发展
    2. (二)教育乡土化
    3. (三)作为公器的国家偏向农村的政策支助
    4. (四)重建家庭养老机制的前提下培育社区化养老机制
    5. (五)逐步放开限制生育的计生政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