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公共关系舆论环境研究报告

作者

侯锷 ,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政务新媒体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务新媒体、网络强国战略与治国理政。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公共关系舆论环境研究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3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互联网给舆论环境带来结构性变化
    1. (一)舆论传播中传统媒体的“式微”与新媒体的“式强”
      1. 1.传统媒体缺乏互动、延时传播等特点,使其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发展的“先天性不足”
      2. 2.资讯生产成本过高,传播载体受限,导致了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竞争和发展的“后天畸形”
      3. 3.传统媒体日趋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也注定了其颓靡之势
      4. 4.广告收益的负增长让传统媒体遭遇“寒冬”,纸媒关停转型,社会舆论场全面转向互联网空间
    2. (二)舆论传播呈现网络化
      1. 1.信息传播介质和方式加速分化,新闻舆论传播呈现网络化
      2. 2.舆论参与主体多元化、议题广泛化、民意表达直接化
      3. 3.公众参与和行使舆论权利的意识强化
    3. (三)新媒体成“第一大舆论场”,中国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
      1. 1.政府与公共服务机构形象类舆论
      2. 2.社会热点事件舆论
      3. 3.话题、现象类的“媒介事件”舆论
  • 二 新媒体成为舆论新重心、主阵地
    1. (一)移动新闻客户端: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
    2. (二)微博:“第一大公共舆论场”
      1. 1.微博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持续增长,并成为重要的政民互动平台
      2. 2.微博是网民重要且首选的舆论参与平台
      3. 3.微博是网民可信任的公开舆论场
      4. 4.微博服务社会的价值凸显
    3. (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平台
    4. (四)移动视频和移动直播
    5. (五)移动电台:伴随性的有声舆论场
    6. (六)另类的隐匿社交舆论场
    7. (七)新兴网络社群:新舆论热点的“策源地”
  • 三 互联网环境下社会舆论现状与治理之道
    1. (一)当前基于网络传播环境的舆论乱象
      1. 1.“新闻易碎品”——假新闻下的“新闻反转”与“舆论逆转”
      2. 2.跟帖评论乱象
      3. 3.政府官方在网络舆论场上的“非主流”现象
    2. (二)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治理的几点探讨
      1. 1.加强互联网立法,坚持依法治网
      2. 2.“多管齐下”,加强监管,协同治理
      3. 3.中国舆论环境的治理完成系统指导思想下的顶层设计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