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浅谈大陆城市地区的社区治理状况

关键词

作者

孙瑜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执行顾问、“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社区营造书系”编辑委员会委员。曾任清华大学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秘书长。长期观察台湾及大陆地区的社区营造实践经验,以期总结提炼本土社区治理模式。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自组织、社会网络关系研究。参与写作《云村重建纪事——一次社区自组织实验的田野记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吴珊(2015),《北京社会治理变身》,《财经杂志》12(21)。
  • 吴晓林(2015),《中国的城市社区更趋向治理了吗——一个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 李丁赞(2014),《社区营造与市民社会》,《落地生根:台湾社区营造的理论与实践》,唐山:唐山出版社。
  • 李亚雄(2003),《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3。
  • 李健、唐娟(2014),《政府参与公益创投:模式、机制与政策》,《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3。
  • 沈原(2008),《又一个三十年?——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社会》3。
  • 肖林(2013),《国家渗透能力建设:社区治理挑战下的国家应对策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 林尚立(2000),《合理的定位:社区党建中的理论问题》,《探索与争鸣》11。
  • 夏学銮(2002),《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社会学研究》1。
  • 陈振明、吕志奎、胡薇薇(2005),《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二、之四》,《东南学术》4。
  • 黄丽玲(1995),《新国家建构中社区角色的转变——社区共同体的论述分析》,未出版之硕士论文,台北: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 杨敏(200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4。
  • 杨淑琴、王柳丽(2010),《国家权力的介入与社区概念嬗变: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反思》,《学术界》6。
  • 雷洁琼、王思斌等(2001),《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小娟(2004),《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郑中玉(2011),《社区多元化与社区整合问题:后单位制阶段的社区建设——兼以一个社区网的实践为例》,《兰州学刊》11。
  • 郑杭生、黄家亮(2012),《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甘肃社会科学》6。
  • 余冰(2015),《政策意涵与价值导向:中国城市社区政策30年》1。
  • 岳经纶(2010),《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探索与争鸣》10。
  • 魏姝(2008),《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类型化研究》,《政治学研究》4。

浅谈大陆城市地区的社区治理状况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5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文章导读
  • 一 如何定义社区
  • 二 大陆社区政策变革轨迹
    1. (一)1949年以前:传统的社区
    2. (二)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单位与公社即社区,全能型政府
    3. (三)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社区服务,市场化的尝试
    4. (四)1990年代至2010年:社区建设,政府与社会边界逐步厘清
    5. (五)2010年至今:社区多元协调治理,政府、社会与市场多方力量的合作
  • 三 以北京地区的社区实践为例
    1. (一)大量的社会职能逐步向社区转移,实现合作共治
      1. 1.以政府出资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
      2. 2.推行“公益创投”项目,扩大参与主体覆盖面
      3. 3.吸收先进的社区实践经验,激发社区参与效度
    2. (二)社区提升自治组织化程度,以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1. 1.社区基金会的建立
      2. 2.建立“社区议事会”,倡导参与式治理
      3. 3.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或居民团体
    3. (三)党政组织和人员进社区——网格化管理
  • 四 问题与前景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