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行政区划调整中上下级间的协商博弈及策略特征

摘要

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中常常发生着上下级政府的互动,然而学界对其运作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具体案例的经验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中国近年行政区划调整的现实为基础,在理论分析中引入空间和位序因素,建构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模型,即政府区划决策-收益模型和上下级间的方案“协商博弈”模型。继而借助模型对SS镇的区划调整案例进行考察,探究政府在区划决策和互动中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博弈参与者在具体环境中采用的策略特征,包括以内博外、零正嵌套、平衡共赢等,博弈策略的选择受环境因素与政府能动性两方面影响。另外,本文的理论探讨推进了政府行为的分析和上下级互动机制的讨论,对政府内各层级在其他领域的互动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

张践祚
刘世定 (1951.5— ),男,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荣休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由于将经济社会学理解为在经济学与社会学互动中发展的、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纲领,因而保持着对经济学和社会学学科发展及诸社会现象的关注。近年来除了持续关注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结构变迁外,主要致力于经济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模型建构、现实生活中的博弈论、企业经营的经济社会学分析、社会治理研究等。著有《趋同行为与人口规模》(1993)、《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2003)、《经济社会学》(2011)等著作及多篇论文,参与写作《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1994)、《乡镇组织结构调查》(2000)、《乡镇组织结构研究》(2000),主编《经济社会学研究》辑刊。
李贵才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艾云,2011,《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社会》第3期。
  • 宾默尔·肯,2003,《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曹正汉,2011,《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第1期。
  • 凯莫勒·科林,2006,《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韩梅、那艺、李新月、冀嘉蓬、杨继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金龙、王宝元,2007,《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财经理论与实践》第1期。
  • 李开宇,2010,《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经济地理》第1期。
  • 李开宇、魏清泉,2007,《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规划师》第7期。
  • 李绍纯,2004,《北京行政区划格局解析》,《北京规划建设》第5期。
  •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朱俊林、张红,2007,《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地理研究》第1期。
  • 刘君德,2004,《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理论前沿》第10期。
  • 刘世定、张惠强,2013,《组织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 施镇平,2005,《解放以来的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及城乡关系变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 陶希东,2005,《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地理科学》第5期。
  • 汪宇明、刘君德、戴均良,2000,《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研究》,《人文地理》第6期。
  • 汪宇明、王玉芹、张凯,2008,《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行政区划格局的变动与影响》,《经济地理》第2期。
  • 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2004,《“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
  • 王开泳、陈田,2006,《对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以广州市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城市问题》第7期。
  • 王贤彬、聂海峰,2010,《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第4期。
  • 魏衡、魏清泉、曹天艳、赵静,2009,《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调整的类型、问题与发展》,《人文地理》第6期。
  • 魏立华、阎小培,2004,《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关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城市规划》第2期。
  • 徐梦洁、陈黎、林庶民、王慧,2011,《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群空间分形特征的变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经济地理》第6期。
  • 杨龙、彭彦强,2009,《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政治学研究》第4期。
  • 殷华方、潘镇、鲁明泓,2007,《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管理世界》第7期。
  • 殷洁、罗小龙,2013,《从撤县设区到区界重组——我国区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新趋势》,《城市规划》第6期。
  • 张京祥、沈建法、黄钧尧、甄峰,2002,《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城市规划》第9期。
  • 张京祥、吴缚龙,2004,《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城市规划》第5期。
  • 张召兵、李贵才,2009,《城市内部行政区划创新研究——以深圳市为例》,《特区经济》第6期。
  • 甄峰、简博秀、沈青、郑俊,2007,《城市管治、区划调整与空间整合——以常州市区为例》,《地理研究》第1期。
  • 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 周黎安,2008,《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周雪光,2012,《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第9期。
  • 周雪光、练宏,2011,《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 周雪光、练宏,201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第5期。
  • 卓凯、殷存毅,2007,《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财经研究》第1期。
  • Aumann,Robert J. 1987. “Correlated Equilibrium as an Expression of Bayesian Rationality.” Econometrica 55(1).
  • Buchanan,James. 1975. “A Contractarian Paradigm for Appling Economics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5(2).
  • Fan,Bonai,Ming Zhang,Chen Fang,and Jing Wang. 2010. “Government Waste in China:Situation,Causes,and Countermeasures.” Asian Survey 50(4).
  • Cachon,Gerard P.,and Colin F. Camerer. 1996. “Loss-Avoidance and Forward Induction in Experimental Coordination Gam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1(1).
  • Chung,Jae Ho,and Tao-chiu Lam. 2004. “China’s ‘City System’ in Flux:Explaining Post-Mao Administrative Changes.” The China Quarterly 180.
  • Cooper,Russell W.,Douglas V. DeJong,Robert Forsythe,and Thomas W. Ross. 1990. “Selection Criteria in Coordination Games: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1).
  • Cooper,Russell W.,Douglas V. DeJong,Robert Forsythe,and Thomas W. Ross. 1992. “Communication in Coordination Gam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2).
  • Crawford,Vincent P. 1995. “Adaptive Dynamics in Coordination Games.” Econometrica 63(1).
  • Crawford,Vincent P.,and Hans Haller. 1990. “Learning How to Cooperate:Optimal Play in Repeated Coordination Games.” Econometrica 58(3).
  • Gale,Douglas. 1995. “Dynamic Coordination Games.” Economic Theory 5(1).
  • Hall,Peter. 2002.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London:Routledge.
  • Heinemman,Frank,Rosemarie Nagel,and Peter Ockenfels. 2004. “The Theory of Global on Test: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Coordination Games with Public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Econometrica 72(5).
  • Heinemman,Frank,Rosemarie Nagel,and Peter Ockenfels. 2009. “Measuring Strategic Uncertainty in Coordination Gam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6(1).
  • Huyck,John B. Van,Raymond C. Battalio,and Ricahard O. Beil. 1990. “Tacit Coordination Games,Strategic Uncertainty,and Coordination Failur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1).
  • Kosfeld,Michael. 2002. “Stochastic Strategy Adjustment in Coordination Games.” Economic Theory 20(2).
  • Krishan,Gopal. 1988. “The World Pattern of Administrative Area Reform.”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54(1).
  • Mehta,Judith,Chris Starmer,and Robert Sugden. 1994. “The Nature of Salience: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ure Coordination Gam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3).
  • Mueller,Dennis. 1989. Public Choice(Second Edi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yatt,David P.,and Chris Wallace. 2012. “Endogenou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Coordination Gam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9(1).
  • Qian,Yingyi,and Barry R.Weingast. 1997.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Market Incentiv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4).
  • Qian,Yingyi,and Gerard Roland. 1998. “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5).
  • Rubinstein,Ariel. 1989. “The Electronic Mail Game:Strategic Behavior under ‘Almost Common Knowledg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9(3).
  • Schelling,Thomas C. 1960.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alder,Andrew G.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2).
  • Young,H. Peyton. 1993. “The Evolution of Conventions.” Econometrica 61(1).
  • Zhou,Yu,and Xin Tong. 2003. “An Innovative Region in China: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Local Firms in a High-Tech Cluster in Beijing.” Economic Geography 79(2).

行政区划调整中上下级间的协商博弈及策略特征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0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对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分析
    1. (一)政府区划决策-收益模型
    2. (二)上下级间的方案协商博弈
  • 三 SS镇行政区划的变迁历程
    1. (一)第一次调整
    2. (二)第二次调整
  • 四 组团排序调整过程的博弈分析
    1. (一)下级政府商议权的行使机会
    2. (二)“以内博外”策略
  • 五 高新区调整中的博弈分析
    1. (一)N区对商议权的主动利用和“零正嵌套”策略
    2. (二)F市政府的修正方案:平衡共赢策略
    3. (三)内生的机会:区划调整商议权的再运用
  • 六 总结与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