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近代日本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作者

雷鸣 本章由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雷鸣副教授执笔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制丝职工事情》,载农商务省商工局编《职工事情》第1卷,新纪元社,1976。
  • [2]宾默尔:《博弈论基础》,谢识予等译,格致出版社,2010。
  • [3]兵藤钊:《日本劳资关系的展开》,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
  • [4]大内力:《日本资本主义的农业问题》,东京大学出版会,1952。
  • [5]大石嘉一郎:《从雇佣契约书的变化考察制丝业工资劳动形态的变化》,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第24卷第2号。
  • [6]冈崎哲二编《交易制度的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
  • [7]和田英:《富冈日记》,上毛新闻社,1973。
  • [8]南亮进:《日本经济的转换点:从劳动力过剩到不足》,创文社,1970。
  • [9]诺思:《经济史的结构和变革》,上海三联书店,1991。
  • [10]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远东出版社,2001。
  • [11]山田盛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分析》,岩波文库,1977。
  • [12]神林龙:《工资制度和离职行为》,〔日〕《经济研究》2000年第51卷第2号。
  • [13]石井宽治:《日本蚕丝业史分析》,东京大学出版会,1972。
  • [14]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91,2版。
  • [15]武田安弘:《制丝同盟成立过程的探讨》,载北岛正元编《蚕丝业的展开及其结构》,缟书房,1970。
  • [16]向坂逸郎:《日本资本主义诸问题》,黄土社,1947。
  • [17]岩本由辉:《诹访同盟成立期的活动》,载高桥幸八郎编《日本近代化的研究》(上),东京大学出版会,1972。
  • [18]岩本由辉编《诹访制丝同盟“交涉录”和“调查笔记”》(上、中、下卷),东北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史研究室编,1969、1970。
  • [19]隅谷三喜男:《日本工资劳动史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63,3版。
  • [20]斋藤修:《工资和劳动的生活水平》,岩波书店,1998。
  • [21]中村隆英:《日本经济》,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3版。
  • [22]中村隆英:《战前日本经济成长的分析》,岩波书店,1971。
  • [23]中林真幸:《制丝女工交易的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载冈崎哲二编《交易制度的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
  • [24]中林真幸:《制丝业的女工交易制度》,千叶大学经济学会工作论文系列,#99 E023,1999。
  • [25]中林真幸:《制丝业中劳资关系的形成》,《史学杂志》第108编第6号。
  • [26]Felli,Leonardo and Harris,Christopher,“Learning,Wage Dynamics,and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4(4),1996.
  • [27]Holmstrom,Bengt,“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1979.
  • [28]Jovanovic,Boyan,“Firm-Specific Capital and Turnove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1979.
  • [29]Poter,R.H,“Optimal Cartel Trigger-Price Strategi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9),1983.

近代日本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制度基础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3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导言
  • 第一节 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日本近代劳动力市场:问题、整顿及其治理
  • 第二节 日本劳动力市场转型的经济学解释: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节 工人技能选择与企业雇佣战略的互惠性:演化视角下的诹访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 第四节 企业主之间的合作、互惠与共生:以女工登录制度为核心的诹访制丝同盟的治理机制
    1. 一 互惠、重复博弈与组织的产生
    2. 二 组织的进化稳定性、惩罚、补偿的内生性与联盟的产生
  • 第五节 合作互惠的行为、信念和组织从企业主向女工的扩散:女工登录制度和等级工资制度的共同治理
    1. 一 “信号”噪声、协调失效和同盟的不稳定性
    2. 二 等级工资制度与女工合作、互惠信念的形成和自发离职率的降低
  • 第六节 经济转型与日本近代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