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转型社会中的阶层结构与阶级分析

关键词

作者

秦广强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仇立平,2006,《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第4期。
  • 仇立平,2007,《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上海大学学报》第2期。
  • 冯仕政,2008,《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第5期。
  • 赖特,2006,《阶级》,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 赖特,2011,《阶级分析方法》,马磊、吴菲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春玲,2005,《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路路、陈建伟、秦广强,2012,《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社会》第5期。
  • 李路路、秦广强、陈建伟,2012,《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 李路路,2002,《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 林宗弘、吴晓刚,2010,《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会》第6期。
  • 刘剑,2012,《阶级分析在中国的式微与回归》,《开放时代》第9期。
  •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 刘欣,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
  • 卢汉龙,1996,《城市居民社会地位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199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19~127页。
  •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潘毅、陈敬慈,2008,《阶级话语的消逝》,《开放时代》第5期。
  • 秦广强、李路路,2013,《从“经济决定”到“权威支配”:阶级研究的理论转向及内在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 斯凯思,2005,《阶级》,雷玉琼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 索伦森,2005,《分层研究中的基本概念:阶级、地位和权力》,载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
  • 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上、下册),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 张宛丽,1990,《近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 张宛丽,1996,《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社会学研究》第1期。
  • 郑杭生等,1997,《当代中国社会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赵慧珠,2002,《根本观点与具体论断:从前沿思潮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4期。
  • 郑杭生主编,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Baron,James N. 1984.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tratific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0:37-69.
  • Dahrendorf,Ralf. 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Erikson,R. and Goldthorpe,J.H. 1992. The Constant Flux:A Study of Class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Oxford:Clarendon Press.
  • Featherman,Jones and Hauser,1975,Assumptions of Social Mobilty Research in the U.S.: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Statu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4:329-360.
  • Ganzeboom,H.B.G.,Luijkx,R.,Treiman,D.J. 1989. Intergenerational Class Mobil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No.2.
  • Giddens,A. 1973.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Hutchinson.
  • Goldthorpe,J.H.,Catriona Llewellyn and Clive Payne. 1980.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Clarendon Press.
  • Goldthorpe,J.H. 1982. On the Service Class,its Formation and Future. In Giddens,A. and Mac Kenzie,G.(Eds.),Social Clas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62-185.
  • Halaby,Charles N.,and David L.Weakliem. 1993. Ownership and Authority in the Earnings Function:Nonnested Tests of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8:16-30.
  • Lockwood,D. 1958. The Blackcoated Worker. London:Allen and Unwin.
  • Pakulski,Jan. 2005. Foundations of a Post-Class Analysis. In Wright(Eds),Approaches to Class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binson,Robert V. and Jonathan Kelley. 1979. Class as conceived by Marx and Dahrendorf:effects on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4:38-57.
  • Smith,A.Ryan. 1997. Race,Income,and Authority at Work:A Cross-Temporal Analysis of Black and White Men(1972-1994). Social Problems,44(1):19-37.
  • Spaeth,L.Joe. 1985. Job Power and Earn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0(5):603-617.
  • Wright,E.O. 1979,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Academic Press.
  • Wright,E.O. 1985. Classes. London:New Left Books.

转型社会中的阶层结构与阶级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7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市场转型与阶层结构变迁
    1.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阶层结构
    2. 二 改革开放以来阶层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几个典型框架
    1. 1.“十大阶层”
    2. 2.刘欣的“五大阶层”
  • 第三节 权威阶层分类框架——基于工作状况与组织权威
    1. 1.阶级理论的转向与回应
    2. 2.仍然存在的不足
    3. 3.权威阶层体系:操作化及其结果
      1. (1)雇佣地位的分化
      2. (2)雇员群体的阶层定位
  • 第四节 阶级分析范式转换:问题与反思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