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以“生死问题”当代面向为视角探究“华人生死学”重建之可能

摘要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伴随着现代自我主体意识的强化,“生死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学界对“死亡”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探究“死亡本质”“濒死体验”的死亡学(源自西方学者罗斯维尔·帕克等);第二,探究“死亡的终极性、形而上学”的死亡哲学(大陆以段德智教授为代表);第三,探究“医学生物科技引发的生死伦理问题”的生命伦理学(以邱仁宗教授为代表);第四,探究“死亡以及生和爱”的生死学(华人学者傅伟勋开创落实于台湾学界);第五,发掘生死智慧并落实到生命教育的生死观探究(以郑晓江教授为代表)。然而,考虑到“生死问题”的时代性与复杂性,我们应在现代性反思的意义上来看待当代人的生死问题。生死问题的当代面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物医学科技新背景下的生死问题的突显,比如生命维护技术、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所带来的生死困顿;第二,现代性反思背景下的“主体死亡”问题,这带来了对生死问题新的反思;第三,后现代意义下人生意义迷失、人生荒谬感、醉生梦死的问题,这是对传统生死观的颠覆。如上三个面向为学界对“生死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华人生死学的重建提供了新的可能。华人学者傅伟勋教授所开创的“生死学”有待于继续发扬,但是由于生死问题的现代三个面向,对生死问题的探究需要遵循以下三个维度予以重建:第一,基于生死伦理学视角重建生物科技面向带来的生死困顿;第二,基于建构实在论对“主体性”的研究,回应“主体死亡”的困境;第三,基于传统儒家、道家生死智慧回应后现代意义迷失问题。因为有死,面对、理解死亡能让我们更好地发掘“生命”和“仁爱”的意义;因为死亡,我们需要重新回到“生命”的起点。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看到“未知生,焉知死”之深刻意义,探究死亡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生命”。由此,“华人生死学”之重建是可能的,基于此为华人提供新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可能的,而此也彰显着人类生死智慧的可普性意义。

作者

张永超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辅仁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哲学、中国哲学起源、生死学研究、中西哲学比较、儒家与基督教伦理思想比较研究、知识论等。
刘君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伦理学、生死学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以“生死问题”当代面向为视角探究“华人生死学”重建之可能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引论:“华人生死学”之重建何以可能?
  • 一 当前学界对生死问题研究呈现的多重维度
    1. (一)学界目前对于生死问题研究的五个维度
      1. 1.探究“死亡本质”“濒死体验”的死亡学
      2. 2.探究“死亡的终极性、形而上学”的死亡哲学
      3. 3.探究“医学生物科技引发的生死伦理问题”的生命伦理学
      4. 4.发掘生死智慧并落实到生命教育的生死观探究
      5. 5.探究“死亡以及生和爱”的“生死学”
    2. (二)傅伟勋教授所开创的“华人生死学”之批判与反省
  • 二 生死问题当代面向的三重困境
    1. (一)生死问题当代面向一:生物科技背景下的“生死困顿”问题
    2. (二)生死问题当代面向二:现代性背景下的“主体死亡”问题
    3. (三)生死问题当代面向三:后现代背景下的“意义迷失”问题
  • 三 基于生死问题的当代面向,试论华人生死学之重建可能
    1. (一)基于生死伦理学视角,回应生物科技面向带来的生死困顿
    2. (二)基于建构实在论对“主体性”的研究,回应“主体死亡”的困境
    3. (三)基于传统儒家、道家生死智慧,回应后现代意义迷失问题
  • 四 结语:“华人生死学”之重建及其可普性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