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专题一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作者

李建平 ,194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的学科负责人。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写、主编学术著作、教材70多部。科研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八次获得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二等奖,还获得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其专著《〈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获得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第七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
李闽榕 ,男,1955年生,经济学博士。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等。
李建建 ,1954年生,经济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经济思想史、城市土地经济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教育厅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20余项,已出版专著、合著《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研究》等10多部,主编《〈资本论〉选读课教材》《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策论》等教材,在《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教学名师和学校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科研成果分别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合作)、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合作)、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和厅级奖项。
苏宏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竞争力部主任。
黄茂兴 ,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和竞争力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专题一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5.6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十九大开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和新动力
    1. (一)十九大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征程
      1.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2.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3. 3.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
      4. 4.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关键期
      5. 5.走向国际经济舞台中心的角色塑造期
    2. (二)十九大激发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1. 1.改革的力量
      2. 2.创新的力量
      3. 3.开放的力量
      4. 4.自信的力量
      5. 5.民众的力量
      6. 6.绿色的力量
  • 二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1. (一)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1. 1.开放型经济的升级发展
      2. 2.数字经济形成发展新动能
      3. 3.共享经济创成经济新高地
      4. 4.创新驱动引领中国智造
    2. (二)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 1.经济结构不平衡
      2. 2.实体经济基础不牢
      3.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 4.生态环境保护不足
  • 三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1.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结构平衡
      1. 1.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2. 2.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3.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 4.坚持“三去一降一补”
    2.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 1.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
      2. 2.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 3.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
    3. (三)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 1.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 2.优化经济发展格局
      3. 3.坚持陆海统筹
    4. (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1. 1.加大力度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2. 2.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3. 3.加强贸易强国建设
  • 四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
    1. (一)在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找动力
    2. (二)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中夯基础
    3. (三)在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中强支撑
    4. (四)在内外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中拓空间
    5. (五)在优化市场宏观环境和培育微观主体中激活力
    6. (六)在统筹经济发展与建设美丽中国中谋和谐
    7. (七)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赢民心
    8. (八)在培育国际经济竞争特色优势中筑地位
  • 五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1. (一)强化理论思想保障
    2. (二)强化要素供给保障
    3. (三)强化制度供给保障
    4. (四)强化治理能力保障
    5. (五)强化法制供给保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