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18年互联网金融回归本源研究综述

摘要

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业态相继出现,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一大环境下,关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关系的讨论开始出现。部分学者的观点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未来可能从根本上颠覆金融业的发展,而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则是互联网金融只是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其本质仍为金融。本报告基于这一讨论,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概念出发,整理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并从理论基础、核心功能、主要业务、服务目的、运行风险以及监管逻辑等方面,就互联网金融回归本源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实现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为金融这一观点的论证。

作者

刘澜飚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金融。
邸超伦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霍学文:《新金融新生态》,中信出版集团,2015。
  • 李继尊:《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研究——争鸣、辨析与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 芮晓武、刘烈宏:《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戴维·L·克利顿:《金融学》,曹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 房建瓴、辛立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初探》,《金融经济》2017年第22期。
  • 陈志武:《互联网金融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广东经济》2014年第7期。
  • 狄卫平、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金融研究》2000年第11期。
  • 董昀、李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于文献的探究》,《金融评论》2014年第6(05)期。
  • 樊淑虹:《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2期。
  • 费玄淑:《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年第5期。
  • 龚明华:《互联网金融:特点、影响与风险防范》,《新金融》2014年第2期。
  • 郭建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生逻辑、驱动因素与金融功能效应》,《税务与经济》2018年第1期。
  • 韩壮飞:《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 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金融发展评论》2014年第10期。
  • 洪娟、曹彬、李鑫:《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9期。
  • 黄海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以电商金融为例》,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 黄旭、兰秋颖、谢尔曼:《互联网金融发展解析及竞争推演》,《金融论坛》2013年第12期。
  • 贾甫、冯科:《当金融互联网遇上互联网金融:替代还是融合》,《上海金融》2014年第2期。
  • 黎来芳、牛尊:《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1期。
  •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中国金融》2013年第10期。
  • 李克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风险》,《管理世界》2016年第2期。
  • 李鑫、徐唯燊:《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若干问题的辨析》,《财经科学》2014年第9期。
  • 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 刘江会:《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关系的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4期。
  • 刘淑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年第10期。
  • 刘英、罗明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中国市场》2013年第43期。
  • 刘永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化及其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经济视角》2012年第3期。
  • 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1期。
  • 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南方金融》2014年第1期。
  • 吕晓婷:《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商》2016年第25期。
  • 莫易娴:《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格局》,《财经科学》2014年第4期。
  • 娜日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6期。
  • 倪千惠:《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初探》,《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年第23期。
  • 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金融论坛》2014年第7期。
  • 邱冬阳、肖瑶:《互联网金融本质的理性思考》,《新金融》2014年第3期。
  • 孙梦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金融经济》2016年第10期。
  • 谭天文、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中国市场》2013年第46期。
  • 田鑫:《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其本质研究——基于功能与影响的分析》,《中国物价》2019年第5期。
  • 汪炜、郑扬扬:《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第6期。
  • 王汉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挑战》,《中国金融》2013年第24期。
  • 王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时代金融》2014年第8期。
  • 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金融论坛》2014年第7期。
  • 文小娜:《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研究》,《中国商论》2019年第8期。
  • 翁蕾:《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融合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 吴晓灵:《互联网金融应分类监管区别对待》,《IT时代周刊》2013年第21期。
  • 吴晓灵:《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创新发展》,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2015年。
  • 吴晓灵:《从互联网金融看新金融的发展空间》,《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9期。
  • 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新金融》2014年第4期。
  • 许荣、刘洋、武健、徐昭:《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3期。
  • 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浙江金融》2013年第12期。
  • 阎庆民:《新金融发展对金融监管政策的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 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第7期。
  • 杨涛:《互联网金融不是大杂烩》,《IT时代周刊》2013年第22期。
  • 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
  • 张明哲:《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第12期。
  • 张小明:《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 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2期。
  • 赵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探讨》,《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期。
  • 赵增强:《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防控》,《税务与经济》2018年第1期。
  •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 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南方金融》2013年第11期。

2018年互联网金融回归本源研究综述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7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引言
  • 二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 三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四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 五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1. (一)信息经济学
      1. 1.信息不对称理论
      2. 2.声誉理论
    2. (二)产业经济学
      1.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2. 2.长尾理论
    3. (三)金融中介理论
  • 六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功能
  • 七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
  • 八 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目的
  • 九 互联网金融运行风险
    1. (一)信用风险
    2. (二)流动性风险
    3. (三)操作风险
    4. (四)法律风险
  • 十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逻辑
    1. (一)市场准入监管
    2. (二)市场运作监管
    3. (三)市场退出监管
  • 十一 结论与建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