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研究

摘要

本报告运用城市中心性、场强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威尔逊系数等数学模型,探究重庆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出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结果表明:①重庆大都市区呈现“中心城+外围影响区”的城市空间结构。②“中心城”(主城建成区)的空间扩展方向以向西、向北为主,扩展重心路径为“渝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大都市区外围影响区的空间经济联系得到不断强化。③直辖以来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与建成区空间拓展、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国家战略、政府政策密切相关。④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是构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的大都市区空间格局。

作者

涂建军 //涂建军,博士,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楚杰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毛凯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黄艳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丁卫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梁双波、曹有挥、吴威:《上海大都市区港口物流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地理研究》2013年第8期,第1448~1456页。
  • [2]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科学》2011年第3期,第257~263页。
  • [3]方创琳、Yehua Dennis Wei:《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报》2001年第5期,第560~568页。
  • [4]陈肖飞、张落成、姚士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及发展因素》,《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2期,第229~236页。
  • [5]欧向军、薛丽萍、顾雯娟:《江苏省县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经济地理》2015年第8期,第24~31页。
  • [6]闫广华:《沈阳都市圈的范围及城镇空间分布的分形研究》,《地理科学》2016年第11期,第1736~1742页。
  • [7]汪彬、陈耀:《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差距测算及协同发展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8期,第109~116页。
  • [8]胡志远、欧向军:《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第719~724页。

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0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
    1. (一)研究方法
      1. 1.城市中心性
      2. 2.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模型
      3. 3.城市经济场强模型
      4. 4.威尔逊系数
      5. 5.泰尔指数
    2.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重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1. (一)重庆大都市区“中心城”空间结构演变
    2. (二)重庆大都市区外围影响区空间经济联系特征
  • 三 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水平评价
    1. (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测度
    2. (二)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
  • 四 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分析
    1. (一)构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的大都市区空间布局
    2.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三)优化产业分工,促进都市区产业集群与网络联动
  • 五 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总体情况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