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此情可待成追忆

摘要

抗战中中国大学不仅成功内迁,而且顶住轰炸,弦歌不辍,这实在是个奇迹。讲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后回忆与学者发掘固然重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事人当年的文字,看他们如何在惊魂未定之际回首往事,制造传说,总结经验,畅想未来——那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本文借1941年《教育杂志》的“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一书以及《解放日报》所刊《抗战后专科以上学校集中区域》,勾勒各大学的迁移路线、地理分布以及办学特色。另外,选择二十篇或年轻学生或大学校长的文章,纵横交错,呈现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文章最后讨论如何跨越虚构写实的鸿沟,让日渐遥远的“老大学的故事”重新焕发光彩。

作者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10,2012)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老北大的故事》、《当年游侠人》、《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学者的人间情怀》、《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大学有精神》、《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像》、《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等著作三十余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4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
刘泽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