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城乡老年人在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摘要

自1990年以来,中国老年在业人口的数量快速增加,以低龄、健康老年人为主,性别差异不断缩小。同时,老年人口的在业率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农村显著高于城市、以初中文化为分界点向高和向低递减的特征。独居老年人口的在业比例低,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口在业比例高,子女“啃老”的城乡老年人口在业比例高。80%以上的老年在业人口从事农业劳动,主要通过非正式支持获取工作,在职业层级中处于低端位置。当然,老年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虽然农业劳动还是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但是比例一直缓慢下降,从事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作者

彭青云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邬沧萍、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 姜向群、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 姜向群、杜鹏:《中国老年人的就业状况及其政策研究》,《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 杨宗传:《中国老年人口就业结构浅析》,《人口研究》1987年第3期。

中国城乡老年人在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4.5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的在业概况
    1. (一)老年人口在业数量逐年增长,老年人力资源储量丰富
      1. 1.老年人口在业数量逐年增长,老年人力资源储量丰富
      2. 2.老年人口在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 (二)低年龄(60~64岁)老年人口的在业率最高
    3. (三)农村老年人口在业率明显高于城市老年人口,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4. (四)初中文化程度老年人口的在业率最高,以初中为峰值向低文化程度和高文化程度分别递减
    5. (五)独居老年人口在业率最低,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口在业率最高,子女“啃老”的老年人口在业率最高
    6. (六)老年在业人口退休前的工作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业,老年人口主要通过非正式支持获取现有工作岗位
  • 二 中国城乡老年在业人口行业构成及变化
  • 三 中国城乡老年在业人口职业构成及变化
  • 四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 (一)主要结论
      1. 1.中国老年人在业人口在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在业率近年有所下降
      2. 2.中国老年在业人口性别差异大,男性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优势非常明显
      3. 3.老年在业人口的年龄差异非常显著,低龄组老年人口是老年就业市场的主力;随着健康状况的恶化,老年人口在业的比例迅速下降
      4. 4.东部地区老年人在业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在业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
      5. 5.初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业比例最高,以初中为节点向高文化程度和低文化程度递减。农村地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老年人口就业比例较高
      6. 6.居住方式和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影响老年人口在业状况,夫妻户(仅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在业比例最高,子女有“啃老”现象的家庭老年人在业比例高
      7. 7.老年人主要通过非正式途径如个人关系、自己创业等获取就业机会
      8. 8.中国老年在业人口行业结构非常失衡,80%以上的从事农、林、牧、渔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就业人口,处于职业结构的低端
      9. 9.中国老年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趋向合理,虽然农、林、牧、渔业还是占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其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从事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2. (二)对策建议
      1. 1.完善老年人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体系
      2. 2.深入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3.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充分吸收老年人力资源,完善老年就业市场
      4. 4.加大宣传力度,维护老年公平,尊重老年人自主就业的权利和男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5. 5.加强老年教育和培训,实行终身教育,充分开发老年人自身蕴含的无限潜力和创造力
      6. 6.出台家庭福利政策,鼓励老年人与子女共居,将老年人家务劳动实物化或福利化,扩大老年人的就业内涵和范围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