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

摘要

殉情叙事是鄂南民间叙事长诗的一大特色,鄂南民间殉情诗因此成为鄂南文化中值得关注一大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从历史语境和文化心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殉情诗产生于清朝中后期这一传统意识形态遭遇挑战,现代社会开始逐步到来的时期,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训日渐失效使得悲剧叙事具备了新的合法性。鄂南地区文化结构多元,苗、越、楚等文化潜在造就了当地人醇厚而激烈,易走极端的文化性格,直接表现为对于殉情叙事的欣赏、认同与创作。

作者

郭彧
单怡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俄〕顾彼得,2007,《被遗忘的王国》,李茂春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 贺刚,1990,《论越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楚文化的相互浸染和融合》,载彭适凡主编《百越民族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 黄莹,2011,《论楚文化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 刘师培,1997,《南北诸子学不同论》,载《刘申叔先生遗书》,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 吕相康,2002,《鄂南民俗研究的可喜成果——评〈鄂南民俗撷论〉》,《黄石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 罗泽宁,《湖北咸宁文化历史渊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4c596d0100pj83.html。
  • 潘定智,1996,《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王国维,1987,《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 王兰,2013,《中日近世殉情题材言情叙事比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 王士性,1981,《广志绎卷之四——江南诸省》,中华书局。
  • 杨沐晓、薛祖军,2011,《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解析》,《大理学院学报》第7期。
  • 尤育号,2006,《启蒙大众与清末社会文化变迁的大众化趋向》,《阴山学刊》第3期。

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5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