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回归与功能重塑

关键词

作者

曲承乐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美〕阿伦特,汉娜,2009,《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美球、廖彩荣、刘桃菊,2018,《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基于江西黄溪村的实践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陈义媛,2017,《大户主导型合作社是合作社发展的初级形态吗?》,《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崔宝玉、刘丽珍,2017,《交易类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 邓衡山、徐志刚,2016,《〈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需要大改吗?——兼论名实之辨的意义与是否需要发展中国特色合作社理论》,《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
  • 邓衡山、徐志刚、应瑞瑶、廖小静,2016,《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何在中国难寻?——一个框架性解释与经验事实》,《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 国鲁来,2011,《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制度创新》,《农村经济》第5期。
  • 〔德〕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
  • 黄胜忠、伏红勇,2014,《成员异质性、风险分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
  • 练宏,2016,《注意力竞争——基于参与观察与多案例的组织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林万龙,2003,《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刘合光,2018,《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问题》第3期。
  • 刘同山、孔祥智,2013,《关系治理与合作社成长——永得利蔬菜合作社案例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第3期。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1995,人民出版社。
  • 邵科、黄祖辉,2014,《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与行为、效果及作用机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 涂圣伟,2011,《社区、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济科学出版社。
  • 卫龙宝、凌玲、阮建青,2011,《村庄特征对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
  • 熊万胜,2009,《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
  • 叶兴庆,2018,《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改革》第1期。
  • 苑鹏,2017,《关于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东岳论丛》第1期。
  • 苑鹏,2018,《不忘合作社的初心 坚守为农民成员服务的组织宗旨》,《中国农民合作社》第3期。
  • 张秀生,200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启臻,2018,《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3期。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回归与功能重塑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历程与对“衔接”的认知偏差
    1. (一)农民组织化的探索与分野
    2. (二)有机衔接的内涵与政策执行的偏离
  • 二 作为自组织的合作社在有机衔接中的价值与表现
    1. (一)合作社在农民组织化中的应有价值
    2. (二)合作社在衔接过程中的表现与原因
  • 三 合作社有机衔接的现实表现:以西安、成都多家合作社为例
    1. (一)合作社的成立与村庄产业布局、农民经营变化之间的关系
    2. (二)各类经营主体的衔接现状及改进空间
    3. (三)乡村内部多主体合作出现的问题
  • 四 合作社作用改进的相关建议
    1. (一)政策应区分成员出资与股东投资的不同意义
    2. (二)重塑合作社的业务规划与发展目标
    3. (三)提高小农户作为合作社资源贡献主体的意愿
  • 五 结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