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文化软实力与媒介素养

关键词

作者

王海燕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
吴君静
蒋锐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13。
  • [3]张艳秋:《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人民出版社,2012。
  • [4]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5]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 [6]〔美〕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第四版)》,李德刚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 [7]高萍:《“批判”传播学:兼析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之学科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 [8]王怡红、胡翼青:《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 [9]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1。
  • [10]李军林等:《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 [1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
  • [1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 [13]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
  • [14]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
  • [15]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 [16]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
  • [17]李红艳:《乡村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18]彭少健:《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 [19]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 [20]〔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 [21]陆晔:《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 [22]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 [23]毛牧然、陈凡:《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及其现实意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
  • [24]蒋锐:《网络自我展演者的生存悖论》,《今传媒》2013年第4期。
  • [25]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上)》,《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
  • [26]〔美〕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宋小卫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 [27]王喜文:《〈数字英国〉:力图打造世界“数字之都”》,《信息化建设》2010年第11期。
  • [28]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下)》,《当代传播》2000年第3期。
  • [29]张开:《中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 [30]彭少健、宣德:《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5期。
  • [31]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17期。
  • [32]陆晔:《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社会控制机制——香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特征》,《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 [3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 [34]李桂芝:《2013年人口发展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
  • [35]宋蕙芳:《我国儿童媒介发展现状及其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 [36]〔美〕凯特·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一份给家长的报告》,粟秀云译,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88。
  • [37]卜卫:《国外对儿童与大众传播关系的研究》,《新闻研究资料》1990年第4期。
  • [38]卜卫:《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观念现代化的不同作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 [39]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1991年第3期。
  • [40]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 [41]吕尚彬:《广告传播的消极功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 [42]陈家华、麦笺时、陈芳怡:《中国儿童喜欢和相信电视广告吗?》,《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 [43]陈家华、麦笺时、陈芳怡:《针对中国儿童的电视广告策略及效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1期。
  • [44]李月莲、陈家华:《萤幕世代:传媒、青少年与健康》,《传媒透视(香港)》2009年第6期。
  • [45]《广播电视与农村发展——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调查报告汇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89。
  • [46]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http://medialit.banzhu.co。
  • [47]台湾大学开放式课程—多元文化与媒体再现,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099S104。
  • [48]大众传播与媒介素养网,http://explore.tandfonline.com/page/ah/communication-studies-totm/media-literacy。
  • [49]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http://www.cpce.gov.hk/main/tc/index.htm。
  • [50]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http://mediawatch.org.tw。
  • [51]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http://www.edu.tw。
  • [52]马来西亚媒体识读资源网,http://mediamalaysia.net。
  • [53]台湾富邦文教基金会,http://www.fubonedu.org.tw。
  • [54]台湾青少年发声网,http://www.youngvoice.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 [55]千龙网新媒介素养学院,http://xmjsy.qianlong.com。
  • [56]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http://www.fromeyes. cn。
  • [5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精品课程,http://kc.njnu.edu.cn/sjwh/Index.aspx。
  • [58]老小孩社区,http://www.oldkids.cn/square.php。
  • [59]明光社(香港),http://www.truth-light.org.hk。
  • [60]媒介与青少年研究中心,http://sis.cuc.edu.cn/web/md。
  • [61]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http://learning.sohu.com/s2004/jiaoyuluntan.shtml。
  • [62]中华女性网,http://www.cnwomen.com.cn。
  • [63]媒体改造学社,http://twmedia.org。
  • [64]女声网,http://www.genderwatch.cn:801。

文化软实力与媒介素养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4.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粗鄙的网络时代
    1. 一 网络空间的“失范”
      1. (一)“重口味”——网媒与网民的彼此豢养
      2. (二)直播“隐私”——网络展演者的狂欢与彷徨
      3. (三)耽于屏幕——思考能力的萎缩与退化
      4. (四)技术入侵——人类异化的预言
    2. 二 媒介素养的现实需求
      1. (一)媒介接触的门槛越低,越是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2. (二)理性的媒体环境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
  • 第二节 媒介素养理论检视
    1. 一 媒介素养的由来
      1. (一)发端与缘起
      2. (二)概念的界定
    2. 二 媒介素养的发展阶段
    3. 三 媒介素养的新命题
      1. (一)数字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
      2. (二)视觉素养
      3. (三)广告素养(娱乐信息素养)
  • 第三节 媒介素养在中国
    1. 一 媒介素养在大陆
      1. (一)理论的引介与本土化
      2. (二)研究机构以及专业组织
      3. (三)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的课程实践
    2. 二 媒介素养在香港
    3. 三 媒介素养教育在台湾
      1. (一)政策的推动
      2. (二)理论研究的支撑
      3. (三)民间组织(公益团体)常伴左右
  • 第四节 媒介素养教育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逻辑
    1. 一 文化软实力理念分析
      1.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2. (二)文化软实力的范畴
      3. (三)热捧的硬实力,尴尬的软实力
    2. 二 媒介素养教育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
      1. (一)保护本土文化是媒介教育的重要取向
      2. (二)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实现国民的现代性与全球化
  • 第五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建构
    1. 一 接受多元社会的现实背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
      1. (一)儿童媒介素养
      2. (二)老人媒介素养
      3. (三)农民媒介素养
      4. (四)少数民族媒介素养
      5. (五)残疾人媒介素养
    2. 二 构建立体教育模块体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1. (一)欧美国家对媒介教育内容的选择
      2. (二)我国学者的探索
    3. 三 架设全员参与的行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1. (一)全社会——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
      2. (二)全民性——覆盖尽可能多的公民
      3. (三)全人性——持续尽可能长的过程和阶段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