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15年吉林省基金会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研究报告

关键词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资中筠:《财富的归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 [2]《基金会内部治理与公信力建设》编委会编《基金会内部治理与公信力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 [3]贾西津、王名:《试论基金会的产权与治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评论》2004年第1期。
  • [4]韩铁:《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 [5]入山映:《作为社会现象的基金会》,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6。
  • [6]陶传进、刘忠祥:《基金会导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 [7]李莉:《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 [8]许光:《构建和谐社会的公益力量——基金会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 [9]徐宇珊:《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 [10]乔尔·L·弗雷施曼:《基金会:美国的秘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 [11]葛道顺、商玉生等:《中国基金会发展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 [12]刘忠祥:《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13]卢玮静、赵小平等:《基金会评估:理论体系与实践(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14]康晓光等:《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 [15]王名、贾西津:《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 [16]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三条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 [17]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东南学术》2003年第3期。
  • [18]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6期。
  • [19]蔡磊:《论基金会的法律问题》,《学术探索》2003年第9期。
  • [20]庄爱玲:《中国基金会能力建设:爱德的启示》,《学海》2004年第4期。
  • [21]张继红:《中国非政府组织法律规制问题研究》,《政法论丛》2004年第4期。
  • [22]商玉生:《加强公信力建设 构建中国一流NPO》,《学会》2005年第1期。
  • [23]李韬:《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
  • [24]殷国俊、马京奎:《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中国统计》2005年第12期。
  • [25]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 [26]李霞:《公募基金会募捐中的信誉研究》,《技术经济》2006年第11期。
  • [27]马立:《中国民间组织管理研究》,《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 [28]王名、徐宇珊:《基金会论纲》,《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年第1期。
  • [29]徐宇珊:《非对称性依赖:中国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
  • [30]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 [31]李莉、陈秀峰:《透析我国官办型公益基金会体制特性及其改革的现实选择——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理论视角》,《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年第1期。
  • [32]葛道顺:《我国基金会发展的定位和政策》,《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4期。
  • [33]李莉、陈杰峰:《协同治理:中国公募基金会与政府之间的现实博弈与关系走向》,《学会》2009年第11期。
  • [34]杨团:《关于基金会研究的初步解析》,《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 [35]林雯:《当前我国艺术人才培养、需求状况及其对策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 [36]税兵:《基金会治理的法律道路——〈基金会管理条例〉为何遭遇“零适用”?》,《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 [37]刘选国:《中国公募基金会筹资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探析》,《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年第1期。
  • [38]官志平:《参与式资助:我国基金会运营模式的现实判断与选择》,《理论观察》2012年第2期。
  • [39]孙春霞、赵思婕:《基金会公信力与品牌形象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2015年吉林省基金会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研究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3.0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基本情况概述
    1. (一)数量情况
    2. (二)分类情况
    3. (三)领域分布情况
    4. (四)财务情况
    5. (五)队伍建设情况
      1. 1.从业人员队伍情况
      2. 2.理事会、监事会队伍情况
    6. (六)信息公开情况
  • 二 基金会发展现状分析
    1. (一)基金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2. (二)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
      1. 1.内部治理概况
      2. 2.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项目运作主要特点
      3. 3.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的外部关系情况
      4. 4.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的特点
    3. (三)大学教育基金会
      1. 1.大学教育基金会内部治理的基本概况
      2. 2.大学教育基金会的项目运作情况
      3. 3.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外部关系情况
      4. 4.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特点
    4. (四)企业基金会
      1. 1.企业基金会内部治理的基本概况
      2. 2.企业基金会的项目运作情况
      3. 3.企业基金会的外部关系情况
      4. 4.企业基金会的特点
  • 三 基金会面临问题、困难与挑战
    1. (一)外部环境
      1. 1.法律法规与基金会发展存在张力
      2. 2.地区环境因素的制约
      3. 3.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存在不足
      4. 4.政府的监督管理有待完善
    2. (二)基金会自身
      1. 1.基金会独立性不足,内部治理不完善
      2. 2.自我造血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3. 3.项目设计初级化,运作形式封闭
      4. 4.基金会专职人员匮乏、专业人才不足,人力成本意识较低
      5. 5.缺乏对基层草根社会组织的资助与支持
  • 四 对策与建议
    1. (一)政府层面
      1. 1.适当让渡职能空间,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
      2. 2.加强基金会监督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3. 3.建立基金会支持体系,打造地方基金会网络平台
      4. 4.提高公众慈善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公益文化
    2. (二)基金会层面
      1. 1.加强基金会独立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2. 2.增强自我造血意识与能力
      3. 3.创新项目及运作形式,向开放式运作转型
      4. 4.吸收社会专业人才,向专职化运作转型
      5. 5.“走出去”,形成基金会互动网络
    3. (三)政策法规层面
      1. 1.国家应根据现实变化,早日完成符合国情的基金会立法
      2. 2.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规范引导基金会发展
  • 附录 基金会调研实施纲要
    1. 一、基金会的基本概况(问卷形式)
    2. 二、基金会组织的内部治理情况
    3. 三、基金会的项目运作
    4. 四、基金会的外部关系
    5. 五、基金会的问题与愿景
    6. 六、可获取的基本材料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