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分析

关键词

作者

吴彩丽 ,合肥学院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沈律.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基于科技成果创新度评价的科学计量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2):205-209.
  •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EB/OL].http://gs.tju.edu.cn/xw/ybkw2000.htm.
  • [3]袁培国.引文在评价研究工作上的作用和引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1998(1):75-79.
  • [4]梁立明,谢彩霞,刘则渊.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与地域分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67-72.
  • [5]〔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 [6]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 [7]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8]李勇,闵维方.论研究型大学的特征[J].教育研究,2004(1):26-30.
  • [9]薛天祥,杨运鑫,李健宁.以学科评价为基础的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1):19-27.
  • [10]包玉红.大学分类与分型标准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21-22.
  • [11]王怀宇.教授群体与研究型大学[M].上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5.
  • [12]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 [13]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 [14]邱均平,孙凯.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45-48.
  • [15]张凤,李宁,何传启.美英德法日五国的国立科研机构体制[M].科研管理,1999,20(1):79-86.
  • [16]Lehman C. Age and Achievement[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3.
  • [17]Pelz D.,Frank M.A. Scientists in Organizations:Productive Climat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Michigan:Ann Arbor,1976.
  • [18]Bayer A.E.,Jeffrey E.D. Career Age and Research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of Academic Scientists[J]. Journal of Higher Eudcation,1997,48:259-282.
  • [19]刘洪.科学发展的自然增长分形论[J].科学学研究,1998(4):19-24.
  • [20]Levin S.,Stephan P.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ver the Life Cycle:Evidence for Academic Scientis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1):114-132.
  • [21]〔美〕科恩.科学革命史[M].杨爱华,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 [22]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商务印书馆,1982.
  • [23]岳洪江,张琳,梁立明.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100-106.
  • [24]梁立明.科学计量学:指标·模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25]李江,姜明利,李玥婷.引文曲线的分析框架研究——以诺贝尔奖得主的引文曲线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2):41-49.
  • [26]齐曼,刘珺珺,张平.元科学导论[M].孟建伟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99.
  • [27]Westerheijden D.F. Innovation Indicat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Comments from a Higher Education Point of View[J]. Scientometrics,1999,45(3):445-453.
  • [28]Sirilli G. Innovation Indicat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J]. Scientometrics,1999,45(3):439-443.
  • [29]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4):111-118.
  • [30]Herbertz H. Does it Pay to Cooperate A Bibliometric Case Study in Molecular Biology[J]. Scientometrics,1995,33(1):117-122.
  • [31]朱丽娟,李丽娜.科研合作计量指标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3,32(6):76-79.
  • [32]Beaver D. Reflections o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its Study:Past,Ppresent,and Future[J]. Scientometrics,2001,52(3):365-377.
  • [33]Fox M.F. Gender,Environmental Milieu,and Productivity in Science,In:ZUCKERMAN H.et al.(Eds),The Outer Circle[M].New York:W.W.Norton,1991.
  • [34]Melin G. Pragmatism and Self-Organizati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n the Individual Level[J]. Research Policy,2000,29(1):31-40.
  • [35]莫里斯.道德风险理论与不可观测行为[M].张维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5-100.
  • [36]邬小撑.关于构建学术团队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2):38-40.
  • [37]Michael Rappa,Koenraad Debackere. Youth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The Role of Young Scient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Field[J]. Minerva,1993,31(1):1-20.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4.1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总体状况的量化分析
    1. 4.1.1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国际地位的量化分析
    2. 4.1.2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时效的量化分析
    3. 4.1.3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积聚现象的量化分析
    4. 4.1.4 科研成果数量与科研水平的量化对比
  • 4.2 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分析
    1. 4.2.1 研究型大学的界定标准
    2. 4.2.2 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
    3. 4.2.3 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量化评价
  • 4.3 其他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量化分析
    1. 4.3.1 中科院科研创新水平的量化分析
    2. 4.3.2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
  • 4.4 科研人员年龄与科研水平的量化分析
    1. 4.4.1 科研人员年龄与科研水平相关性分析
    2. 4.4.2 高水平科研人员年龄的量化分析
  • 4.5 自然科学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合作模式
    1. 4.5.1 科学合作促进引文提升的理论基础
    2. 4.5.2 合作与自然科学成果产出的关系
    3. 4.5.3 自然科学高水平研究的合作模式
      1. 4.5.3.1 教授(副教授)+ 学生型团队
      2. 4.5.3.2 院士(长江学者)+ 学生型团队
      3. 4.5.3.3 纯学生型团队
      4. 4.5.3.4 其他团队
    4. 4.5.4 高创新成果国际合作的量化分析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