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作者

吴彩丽 ,合肥学院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我国国际科技竞争力情况分析[EB/OL].K:/科学政策1/我国国际科技竞争力情况分析—2007年第8期.htm.
  • [2]李炎清.毕业论文写作与范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80.
  • [3]李明德.美国科学技术述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 [4]胡凡,李大光.大国的尊严[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226.
  • [5]乔际平.国外科学方法教育的某些借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49-53.
  • [6]李永梅.人的现代化——特殊教育现代化的本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9):126-130.
  • [7]张斌.小学教育资源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10.
  • [8]〔苏〕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26.
  • [9]〔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 [10]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2.
  • [11]班华.中学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86.
  • [12]赵海星,田浩.理想与现实的偏离——中国教育制度的选择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8-9.
  • [13]胡寅生,戚长福,肖云瑞.小学教师之友——学校教育与管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0.
  • [14]陈秋仙.学习的自由与自觉:基础教育给予未来学术创新以多大可能?[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4):9-10.
  • [1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2002:139.
  • [16]刘海,李洋修,王福安.大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45.
  • [17]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2.
  • [18]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关系人的分析[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13.
  • [19]黄进.论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J].道德与文明,2007(5):73-75.
  • [20]〔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21]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32.
  • [22]黄进.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11.
  • [2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52.
  • [2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46.
  • [2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4.
  • [2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27]陈超.政府支持力度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20所研究型大学为样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41-48.
  • [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网[DB/OL].http://npd.nsfc.gov.cn.
  • [29]Angela Hullmann. Measuring and 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J]. Scientometrics,2007,70(3):739-758.
  • [30]内森·罗森伯格.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和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31]Hajime Eto. Inter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Input and Output of a Nano-Technology Project[J]. Scientometric,2003,58(1):5-33.
  • [32]乔冬梅,李正风.中外基础研究资助规模、结构与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5):92-96.
  • [33]梁立明,谢彩霞,刘则渊.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与地域分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67-72.
  • [34]高体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论著产出的初步分析[J].科研管理,1999,20(6):68-70.
  • [35]马信等.浅析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学基金,2004(6):343-345.
  • [36]时鹏将,许晓雯,蔡虹.R&D投入产出效率的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8-30.
  • [37]姜春林,王续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管理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5,23(9):1345-1348.
  • [38]M·乔可斯基,L·弗莱特.科学质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 [39]余昕,王冬,韩楠等.发达国家科研投入效率初探——基于16个OECD国家纵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8):129-131.
  • [40]Thomas Heinze,Gerrit Bauer. Characterizing Creative Scientists in Nano-S & T:Productivity,Multidisciplinarit,and Network Brokerage in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Scientometrics,2007,70(3):811-830.
  • [41]廖雅琪.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3):68-70.
  • [42]陈子辰等.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34.
  • [43]〔澳〕布里奇斯托克(Martin Bridgstock)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刘立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 [44]Smart J.C.,Bayer A.E.Author. Collaboration and Impact:A Note on Citation Rate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Authored Articles[J]. Scientometrics,1986(10):297-305.
  • [45]Cronin B.,Shaw D. Citation,Funding Acknowledgement and Author Nationality in Four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55:402-408.
  • [46]Cronin B.,Shaw D. Citation,Funding Acknowledgement and Author Nationality in Four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55:402-408.
  • [47]〔美〕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吴彤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93.
  • [48]妙体君.教授贬值为哪般[N].瞭望周刊,2001(21):5-21.
  • [49]谢彩霞,刘则渊.科研合作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1):99-112.
  • [50]江海燕.2008年中国大陆科研机构在Science和Nature及其系列子刊发表论文统计[J].中国基础科学,2009(3):48-50.
  • [51]马建章,邹红菲.国际科研合作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捷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95-96.
  • [52]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5.
  • [53]李发福.技术导向的科技政策对我国基础研究的风险性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4):3-6.
  • [54]百度百科.学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Wc_KlYq6YuuetlE10Z-bXm-zXaK1fS9QCwnAEnSOSn71TUka2mAxZaQv1aMXGVt21fHTkka9Ozi6I2qpm3UL_,2016.
  • [55]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3):1-8.
  • [56]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26-207.
  • [57]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02-106.
  • [58]〔美〕M·乔可斯基,L·弗莱特.科学质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70.
  • [59]经济危机将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有所缩小[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003430100cgt2.html.
  • [60]李建军.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六)——中国科学:亟需从规范走向创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1-2.
  • [61]胡凡,李大光.大国的尊严[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227.
  • [62]D.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北京:世界科学出版社,1982.
  • [63]Jiancheng Guan,YingHe. Patent-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the Chinese Science-Techonology Linkage[J]. Scientometrics,2007,72(3):403-425.
  • [64]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65]Tanzila Ahmed,Ben Johson. Highly Cited Old Paper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y Continue to be Cited.Part II.—The 1953 Watson and Crick article on the structure of DNA[J]. Scientometrics,2004,61(2):147-156.
  • [66]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67]C.Chen. 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Rrends and R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63.
  • [68]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69]植草益.产业组织理论[M].筑摩书房,1982.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因素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4.7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5.1 科学教育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1.1 初等教育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2. 5.1.2 高等教育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3. 5.1.3 考试制度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 5.2 科研经费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2.1 科研经费与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具有相关性
    2. 5.2.2 科研经费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影响的模式
  • 5.3 科研人员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3.1 领军人物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2. 5.3.2 科学视野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3. 5.3.3 博士生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4. 5.3.4 人员职称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 5.3.5 人员合作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 5.4 政策环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4.1 技术导向科研与基础研究的矛盾
    2. 5.4.2 科研取向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3. 5.4.3 学科发展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4. 5.4.4 经济因素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4.5.1 经济和科技的关系
      2. 5.4.5.2 经济危机与成果产出关系
    5. 5.4.5 社会环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 5.5 科研文献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5.1 成熟科学参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2. 5.5.2 科学参考数量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3. 5.5.3 科学参考质量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4. 5.5.4 远期科研参考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5. 5.5.5 科学参考产出图
  • 5.6 产学研合作对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1. 5.6.1 产学研合作对不同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2. 5.6.2 产学研合作对科研院所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影响
    3. 5.6.3 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力来源
  • 5.7 基于论文的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布模式研究
    1. 5.7.1 数据获取和整理
    2. 5.7.2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布模式
      1. 5.7.2.1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文章数量按年份分析
      2. 5.7.2.2 区域产学研合作文章数量大于10篇的学科分析
      3. 5.7.2.3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布模式
      4. 5.7.2.4 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学科集中度模式
    3. 5.7.3 结论
      1. 5.7.3.1 区域产学研合作学科数量丰富
      2. 5.7.3.2 区域产学研合作学科集中度高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