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央与地方对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和饥荒的认识与应对

摘要

本文考察了1959~1961年中央与地方的“报告—批转个案—指导全局”的互动关系和信息反馈系统,分析当时严重灾情为什么迟迟没有得到上报和应对。分为三个阶段:1959年庐山会议前中央比较重视灾害和饥荒问题,要求“一点也不要隐瞒”;1959年庐山会议前后,广东、贵州、甘肃及农业部报送的几个灾情“并不严重”材料,迎合了毛泽东反右倾、进一步“大跃进”的需要,使全国大部分地方不敢将灾情和饥荒如实汇报;1960年6月起,中央认识到灾情和粮食危机十分严重,开始把抗灾保粮作为主要任务,但是全面救灾工作已经延误了一年。这种撇开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由地方党委个人直接向中央最高领导人报告,中央最高领导人又带强烈倾向直接批转个案的反馈系统,造成了报喜不报忧的弊病,是三年饥荒加剧的原因之一。

作者

陈东林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文化大革命”史、建国后毛泽东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央与地方对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和饥荒的认识与应对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