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东北城市知名度的变迁及其机制的实证分析(1949~2008年)

摘要

本文从文化演进的角度对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利用谷歌图书最新中文语料库和语言学的词频统计方法,首次展示了东北城市的国内知名度在1949~2008年的演化过程及结构性特征,同时在全国视域内进行了区域性比较研究,并着重分析了其在改革前后的位次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等宏观数据,运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探索了东北城市知名度与交通区位、经济增速和文化资本等结构性机制之间的因果关联。研究表明:在1992~2008年,东北城市整体的国内知名度主要通过交通流量的增长和经济整体发展获得提升。另外,相较于改革前,在改革阶段知名度位次分别出现升降的城市展现出差异化的发展逻辑:经济增长和人才集聚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在东北区域的排名,而仅依托地理区位和行政等级则会导致城市在市场化改革时期的知名度位次发生下降。

作者

柳建坤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俊龙、汤吉军,2014,《资产专用性与所有制结构分析——兼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问题》第6期,第36~40页。
  • 陈云松、吴青熹、张翼,2015,《近三百年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基于大数据的描述与回归》,《社会》第5期,第60~77页。
  • 陈云松、朱灿然、张亮亮,2017,《代内“文化反授”:概念、理论和大数据实证》,《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78~100页。
  • 陈云松、严飞,2017,《网络舆情是否影响股市行情?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ARDL模型边限分析》,《社会》第2期,第51~73页。
  • 高萍、孙群力,2006,《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例》,《财经科学》第11期,第53~60页。
  • 林木西,200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性思考与战略抉择》,《经济学动态》第10期,第39~42页。
  • 林毅夫、刘培林,2003,《振兴东北要遵循比较优势战略》,《辽宁科技参考》第11期,第10~12页。
  • 柳建坤、吴愈晓、刘伟峰,2016,《中国城市国内知名度的变迁和机制——基于海量书籍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大数据分析》,《学术论坛》第6期,第113~121页。
  • 卢盛峰、陈思霞、杨子涵,2017,《“官出数字”:官员晋升激励下的GDP失真》,《中国工业经济》第7期,第118~136页。
  • 苗壮,2009,《东北国企改革中的文化阻滞研究》,《学术交流》第9期,页93~95。
  • 史晋川、谢瑞平,2002,《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学术月刊》第5期,第49~55页。
  • 汤吉军,2007,《资产专用性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东北亚论坛》第6期,第12~15页。
  • 王朗玲、吴艳玲,2003,《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难点及对策》,《当代经济研究》第8期,第10~13页。
  • 王文彬,2009,《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源获得:东北国企的实证分析》,《人口学刊》第2期,第40~43页。
  • 王晓峰、张正云,2016,《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经济纵横》第1期,第60~64页。
  • 张敦富,2005,《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2009,《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Acerbi,Alberto,Vasileios Lampos,Philip Garnett and R. Alexander Bentley. 2013.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20th century books.” PloS one 8(3):e59030.
  • Bentley,R. Alexander,Alberto Acerbi,Paul Ormerod and Vasileios Lampos. 2014. “Books average previous decade of economic misery.” PloS one 9(1):e83147.
  • Chen,Yunsong and Fei Yan. 2016.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ublic concerns about social class in twentieth-century book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59:37-51.
  • Dumitrescu,Elena Ivona and Christophe Hurlin. 2012. “Testing for Granger non-causality in heterogeneous panels.” Economic Modelling 29(4):1450-1460.
  • Granger,C. W. J. 1969. “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 Econometrica 37(3):424-438.
  • Hodler,Roland and Paul A. Raschky. 2014. “Regional favorit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9(2):995-1033.
  • Levin,Andrew,Chien-Fu Lin and Chia-Shang James Chu. 2002. “Unit root tests in panel data:Asymptotic and finite-sample propert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08(1):1-24.
  • Mumford,Lewis. 1961. 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s,and Its Prospects. New York:Harcourt,Brace Jovanovich Company.
  • Pierson,Paul. 2004. Politics in Time:History,Institutions,and Social Analysis.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Venet,Baptiste and C. Hurlin. 2001.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in Panel Data Models with Fixed Coefficients. Paris:Paris Dauphine University.
  • Walder,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Westerlund,Joakim. 2010. “Testing for error correction in panel data.”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69(6):709-748.
  • Wu,Harry X. 2007. “The Chinese GDP growth rate puzzle:How fast has the Chinese economy grown?” Asian Economic Papers 6(1):1-23.
  • Wu,Jiansheng,Shengbin He,Jian Peng,Weifeng Li and Xiaohong Zhong. 2013. “Intercalibration of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data by the invariant reg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4(20):7356-7368.

东北城市知名度的变迁及其机制的实证分析(1949~2008年)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5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城市知名度与大数据分析:城市研究的新路径
  • 三 数据、变量和研究方法
    1. (一)变量和数据来源
    2. (二)研究方法
  • 四 东北城市国内知名度的变迁轨迹、结构特征与区域位次更迭
    1. (一)东北区域内城市的国内知名度比较(1949~2008年)
    2. (二)东北城市和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国内知名度的比较分析(1949~2008年)
  • 五 东北城市国内知名度变迁的社会经济机制
    1. (一)基于全部东北城市的分析
    2. (二)基于知名度位次更迭差异的比较分析
  • 六 总结和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