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知识与革命:《甲申三百年祭》的比与兴

摘要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是一个政治意义大于学术意义的文本,除寄托着研究者的政治意图(比)外,也存在个人寄托(兴)。《甲申三百年祭》以历史对位法谈论历史与现实,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共识,即把明末的政治格局与1940年代进行对照,以历史研究的方式寓现实褒贬之笔。同时,《甲申三百年祭》蕴含着郭沫若的个人兴寄,并通过李岩这个人物的命运体现出来,李岩加入起义军之后改变了革命的走向,郭借此除了寄托不遇之感外,也从知识与革命的角度对整风运动的知识分子政策提出讽谏。《甲申三百年祭》的研究方法颇为独特,它将稗官野史纳入研究视野,从而与帝王将相谱的正史形成对话。就学术谱系而言,《甲申三百年祭》宜放在新史学的脉络中考察,它携革新派之余威,既有学术研究价值,又能收社会革命之效。

作者

刘奎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知识与革命:《甲申三百年祭》的比与兴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3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