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摘要

教育的结构效应论最初源自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关于社会事实的相关论述(哈里楠,2004:138)。迪尔凯姆作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社会事实是其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概念。将集体思考和个人思考结合起来对行为进行解释是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进行分析的核心。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行动、思考和感觉的方式对个体来说是外部性的,是由强制性力量按其控制个体的理由而赋予的”(Durkheim,1938)。迪尔凯姆强调,虽然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情自由行动,但是在社会现实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则是“令人吃惊的规则性”(哈里楠,2004:141)。迪尔凯姆在其经典著作《自杀论》中对“自杀”这一社会事实概念进行了着重分析,在著作中论述了关于家庭环境(如结构性质)、社会机制对自杀的影响。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默顿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失范》中在迪尔凯姆的观点上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并将其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社会结构指的是“文化结构”和“制度性规范”用作寻求合法目标的手段时的结合,默顿将行为看作对文化价值目标和制度化手段所规定的环境的“角色适应类型”(Merton,1937)。此后,默顿(1957)在《社会结构和混乱理论续论》中对社会结构做了进一步说明,社会结构指的是“一套社会或团体成员都不同程度地被包含进去的组织化了的社会关系”(参见哈里楠,2004:145)。威尔逊在《社会阶层的住宅隔离与中学生的抱负》一文中从社会分层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个体的行为和判断是由来自上级以及横向同辈的阶层压力决定的,个体的价值选择倾向与他们所属的社会阶层相关,学校可以对个体的动机产生规范性的影响(Wilson,1959)。彼得·布劳(Blau,1960)沿袭了迪尔凯姆的传统,在《结构效应》一文中针对结构效应(structural effects)进行了专门论述。布劳通过对公共机构的不同工作群体分析认为结构效应表现为群体价值影响那些价值取向各不相同的个体行为。这种影响机制需要通过社会互动而在工作群体中得到认可,环境中各种规范因素和互动因素共同影响员工行为(Blau,1960)。

关键词

作者

吴红斌 管理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讲师,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联盟副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等;在SCI/SSCI、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北京大学创新奖(学术类)、“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优秀成果奖、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百篇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被评为2018年高等教育研究活跃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4.9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1. 一 教育的结构效应论
    2. 二 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理论与模型
    3. 三 院校影响力理论
    4. 四 EMI理论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1. 一 地方本科院校相关研究
      1. (一)已有研究概况
      2. (二)宏观研究
      3. (三)中微观研究
    2. 二 组织转型与院校转型相关研究
      1. (一)已有研究概况
      2. (二)组织转型与变革相关研究
      3. (三)院校转型相关研究
    3. 三 院校影响和学生发展相关研究
      1. (一)已有研究概况
      2. (二)非院校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3. (三)院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
    4. 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学生发展相关研究
    5. 五 高等教育不平等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已有研究启示与局限
    1. 一 已有研究启示
    2. 二 已有研究局限和突破点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