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全面抗战以后马克思主义文论探索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全面抗战以后马克思主义文论探索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3.7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背景与内涵
    1. 1.“三重背景”导视
      1. (1)新文学自身生长所使然
      2. (2)特定时代呼唤伟大理论的产生
      3. (3)文坛内部现实矛盾的解决需要思想平台的支撑
    2. 2.“四维导引”分析
      1. (1)目标确立:“为何”——导引之缘
      2. (2)路径抉择:“何为”——导引之法
      3. (3)进途廓清:“非为”——导引之域
      4. (4)愿景达成:“何果”——导引之示
  • 二 周扬延安时期的文艺思想
    1. 1.文学理论译介
    2. 2.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
    3. 3.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阐释
      1. (1)文学“大众化”
      2. (2)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3. (3)如何表现新的时代
    4. 4.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5. 5.周扬与时代背景结合、反映现实的文学批评
  • 三 茅盾延安时期的文艺思想
    1. 1.从“大众化”到“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2. 2.“人民的文艺”说
    3. 3.现实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学批评实践
      1. (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 (2)文学创作中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问题
      3. (3)文学批评的责任与任务
    4. 4.延安时期茅盾文艺思想的贡献与意义
  • 四 蔡仪的“新美学”体系论
    1. 1.蔡仪“新美学”体系论的构建
      1. (1)蔡仪新美学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 (2)“美在典型”的本质论
      3. (3)美的观念论:美感论的中心环节
    2. 2.“新美学”体系论的延伸
      1. (1)《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对唯物主义的矢志坚持
      2. (2)现实主义理论
      3. (3)《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认识论和政治论的结合
    3. 3.蔡仪文艺思想的贡献与影响
  • 五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
    1. 1.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的主要理论成果
    2. 2.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的主要特点
    3. 3.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