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从“孤立人”到“公共人”

摘要

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塑造自由、个性和独立的个体意识,它在增强个人的主体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隔离乃至分裂。正如鲍曼所指出的:“当今社会有一种强大的个体分化力量,它分割而不联合。”这种个体化的生存状态已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走向了孤立、封闭,个人疏离于他人和社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立人”。在现代学校生活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孤立人”的身影。在学校教育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以公民协作和团体精神为基础的公共生活,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孤独和分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只是因为知识授受、考试竞争才聚合在了一起,而无法在公民之间的心灵沟通与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组成学校生活的公民共同体。如此,公民的共同体精神和公共德性品质在学校生活中逐渐走向匮乏,这导致青少年学生在人格品质上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和以自我为中心,“疏离”他人和社会,最终丧失公共品格和公民精神。显然,面对“孤立人”的勃兴以及公共品格的衰落,道德教育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使命。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公共价值教育来引导公民精神和公共品格的建构,不但促进个体善良品质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公共品格和公民德性的完善,最终完成学校公民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

作者

叶飞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从“孤立人”到“公共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5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