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社会-技术框架下的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探究

关键词

作者

汤志伟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雨晖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翟元甫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杨道玲.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十三五”展望[J].电子政务,2017(3).
  • [2]“信息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J].电子政务,2015(6).
  • [3]翟云.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路径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6).
  • [4]翟云.“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演化路径[J].电子政务,2017(12).
  • [5]Mu.oz L.A.,Bolívar M.P.R.,Cobo M.J.,et al. Analysing the Scientific Evolution of E-Government Using a Science Mapping Approach[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7.
  • [6]Norris D.F.,Lloyd B.A.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on E-Government:Characterizing a Nascent Fie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Research,2017,2(4):40-56.
  • [7]李云新,于业芹.省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机制与政策特征——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电子政务,2018(3).
  • [8]王益民.我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的现状与特点[J].行政管理改革,2017(3).
  • [9]Srednik E.,Cha K.J. Assessing E-Government Adoption in Russia:Impacts of Service Delivery Attribute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7.
  • [10]张会平,郭宁,杨国富,等.基于社会—技术框架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12).
  • [11]Trist E.L.,Murray H.D.,Trist B. The 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3.
  • [12]席彩丽.基于社会—技术方法的社交网络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7).
  • [13]唐方成.新技术商业化的风险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3).
  • [14]杨雪冬.后市场化改革与公共管理创新——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经验[J].管理世界,2008(12).
  • [15]Pouloudi A.,Ziouvelou X.,and Vassilopoulou K. A Societral Perspective on E-business Adoption[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Ethics in Society,2003,1(3):149-166.
  • [16]Lee C.P.,Berry F.S. Tes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of E-Government and E-Democracy:A Global Perspectiv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1,71(3):444-454.
  • [17]马亮.政府2.0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一项跨国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4(1).
  • [18]何艳玲,郑文强.“回应市民需求”:城市政府能力评估的核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6).
  • [19]柏必成.公众需求:服务型政府的动力来源——兼论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J].学习论坛,2014(9).
  • [20]Mcneal R.S.,Tolbert C.J.,Mossberger K.,et al. Innovating in Digital Government in the American States[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10,84(1):52-70.
  • [21]顾海兵,张敏.市级政府网站与市域经济的关联度之分层分析——基于292个地级市的资料分层分析[J].学术界,2014(6).
  • [22]何继新,张浩南,李原乐.“互联网+公共服务”治理研究:现状述评、逻辑框架与关键问题[J].电子政务,2017(12).
  • [23]Walker G.H.,Stanton N.A.,Salmon P.M.,et al. A review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heory:a Classic Concept for New Command and Control Paradigms[J]. Theoretical Issues in Ergonomics Science,2008,9(6):479-499.
  • [24]张开云,张兴杰,李倩.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 [25]陈雪莲,杨雪冬.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J].公共管理学报,2009,6(3).
  • [26]秦楠,田蕴祥.地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第三方开发与自身主导模式的比较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 [27]于文轩,许成委.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基于147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6(4).
  • [28]齐元静,杨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3,68(4).
  • [29]Piotrowski S.J.,Bertelli A.M. Measuring Municipal Transparency. 14th IRSPM Conference.Bern,Switzerland,2010[C/OL]. http://www.irspm2010.com/workshops/papers/31_measuringmunicipal.pdf.
  • [30]杨欢,高洁.公众需求视角的政府电子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J].情报资料工作,2015,36(6).
  • [31]孔晓娟,邹静琴.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5(1).
  • [32]Stoica E.A.,Pitic A.G.,Martin F.M. The Impact of E-Government on the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Improving the Costs[J]. Revista Economic,2013,65(3):73.
  • [33]Singh H.,Das A.,Joseph D. Country-level Determinants of E-Government Maturity[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4,20(1):632-648.
  • [34]张丽丽.新常态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研究——以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为例[J].浙江学刊,2016(5).
  • [35]王立华,孙铭.中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电子政务,2014(10).

社会-技术框架下的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探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1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进展
  • 三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1. 1.社会系统方面
    2. 2.技术系统方面
    3. 3.外部环境方面
  • 四 研究设计和变量描述
    1. (一)研究设计
    2. (二)变量与数据测量
      1. 1.因变量
      2. 2.自变量
  • 五 数据分析与讨论
    1.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2. (二)相关分析
    3. (三)回归分析
    4. (四)讨论
      1. 1.社会系统方面对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的影响
      2. 2.技术系统方面对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的影响
      3. 3.外部环境对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的影响
  • 六 结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