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我国应急科普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应急科普人才在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在对我国应急科普人才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应急科普人才整体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探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应急科普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

杨家英 ,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应急科普政策与机制。
郑念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三级)。《科普研究》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无神论协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国际探索中心中国分部执行主任。开拓性地创建了科普监测和效果评估理论,负责搭建了弘扬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合作平台。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出版论著(专、合)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教育、科普评估理论、科普人才、科学理论、科学素养、防伪破迷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我国应急科普人才培养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1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概念界定
    1. (一)应急科普
      1. 1.应急科普的定义
      2. 2.应急科普的四个阶段
    2. (二)应急科普人才的概念与内涵
      1. 1.应急科普人才的概念
      2. 2.应急科普人才开展的工作
      3. 3.应急科普人才的分类
      4. 4.应急科普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3. (三)应急科普人才的组织
      1. 1.专职科普人才
      2. 2.兼职科普人才
  • 二 我国应急科普人才现状
    1. (一)资料来源
    2. (二)全国科普人才状况与趋势
    3. (三)应急科普人才状况与趋势
      1. 1.地震部门科普人才情况
      2. 2.气象部门科普人才情况
      3. 3.安监科普人才情况
      4. 4.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科普人才情况
      5. 5.公安部门科普人才情况
  • 三 应急科普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一)应急科普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
      1. 1.应急科普人才数量不足
      2. 2.应急科普人才层次不高
      3. 3.应急科普人才结构不合理
    2. (二)原因分析
      1. 1.应急科普人才的精准性不强
      2. 2.激励机制匮乏
      3. 3.培训系统性较差
  • 四 应急科普人才发展建议
    1. (一)加强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2. (二)建立应急科普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3. (三)完善应急科普人才培训机制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