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南水北调”城市用水效率分析

摘要

本文基于Luenberger生产率分解分析框架,以中国“南水北调”涉及的调水、受水和治污的50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全要素分解分析,寻求南水北调东线及中线城市提升城市用水绩效的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免费供水和漏损是导致中国南水北调沿线城市整体用水无效率的重要因素,中线城市的居民家庭用水、免费供水和漏损的静态效率水平好于东线城市,作为东中线同时受水城市的天津、沧州和衡水的相关指标优于其他城市,而东中线调水城市的静态绩效指标与其他城市差别不大。“十一五”时期以来,南水北调所涉及城市的整体用水全要素生产率(TFP)全面下降,从城市水务管理领域角度,中部城市的生产运营用水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正面提升作用,东线城市污水排放绩效降幅较大;中线调水城市的用水和污水处理绩效均为正面效应;后期应重点关注全部城市的污水处理环节,并优先提升居民家庭用水、免费供水和漏损的相关绩效。尽管各城市用水的技术效率总体进步明显,但技术效率提升不能抵消技术进步下降的负面效应;东中线同时受水的3座城市的居民家庭用水呈现较明显的技术倒退趋势,东线城市污水排放技术亟须进一步提高。“南水北调”受水城市应进一步优先促进各环节的技术进步,重点关注自身短板环节的用水绩效改善。

作者

苗壮 ,硕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南水北调”城市用水效率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7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1. (一)环境生产技术
    2. (二)城市用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构建
    3.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1. (一)环境无效率值分析
    2. (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量分解
    3. (三)城市用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根源分解
  •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一)结论
    2. (二)政策建议
      1. 1.加强对部分上游城市的污水治理力度
      2. 2.加强集约用水—经济发展—污水治理协同效应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