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报告

摘要

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呈现新的特点。一是顶层设计更加完善。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意义,对大运河文化的象征意义、价值功能和实际操作给出较为明确的定义和指导。二是大运河遗产及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社会参与有所提高。三是航运、旅游、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的融合度加强。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最为核心的是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依然无法解决,各界对“度”的把握难以形成共识;全线复航仍然面临很多困难;文化创新力度不足;中央、地方、企业等建设主体责权利不明晰。基于此,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健全协调机制、提高创新动力、提升社会参与度、持续挖掘文化资源。

作者

吴欣 ,历史学博士,烟台大学教授,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兼职有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特聘专家,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顾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顾问。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史、明清社会史,尤其在运河区域社会组织、区域社会秩序及运河文化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同时注重运河学理论研究与运河文献资料库的建设,主持完成了“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建设。学术研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即“民间文献与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一般项目1项,即“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组织研究”(已结项,成果免于鉴定)。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发表于《光明日报》《文史哲》《文史杂志》《学海》《运河学研究》等报刊的《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从“制度”到“生活”:运河研究的新维度》《村落与宗族: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宗族社会研究》《运河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体系》《京杭大运河纤夫的生计与制度》《“大运河”研究的学术进程及问题意识(2014~2018)》等。学术著作主要有《清代民事诉讼与社会秩序》(中华书局2007年版)、《大运河商业市镇地名》(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版)等。所授课程“古往今来话运河”被评为2015年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苏杨、张颖岚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7~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 王健、王明德、孙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 张健:《正视公众认知现状 构建新型大运河文化传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9日。
  • 张振鹏、栾晓平:《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启示》,《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 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让古老的大运河向世界亮出金名片》,《求是》2019年第15期。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19年12月5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19年2月1日。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4.0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趋势
    1. (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顶层设计出台,明确了建设意义和任务
    2. (二)大运河文化嵌入多个方向和领域,协同共建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1.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体的工程建设
      2. 2.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建设
      3. 3.大运河文化产业建设
    3. (三)连线织网、融汇交流,借势“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4. (四)通航、断航与复航:大运河航道运输、生态管理的现实状况
    5. (五)民众认同感增强,大运河文化宣传、教育、研究活动日益增加
    6. (六)从无形到有形,从外延到内涵,进行数字大运河文化建设以拓展文化空间
    7. (七)世界视野与国际交流框架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国际化
  • 二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任务和建议
    1. (一)落实《纲要》,重点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 (二)加强保护,形成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传承和利用格局
    3. (三)着眼整体,根据区域需求发展运河航运
    4. (四)协调关系,优化结构,构建大运河文化产业体系
    5. (五)对接重大布局,深化国际合作
    6. (六)提高行政效率,创新体制机制
    7. (七)加强大运河文化的“化育”功能
    8. (八)加大数字运河建设,建立新兴产业区
    9. (九)扩大视野,深化研究
    10. (十)建立示范区,发挥“模范”作用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