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摘要

“十三五”时期,国际竞争格局和我国的相对优势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面临外部环境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其原因在于较好地发挥了双面优势。“十四五”期间,我国双面优势仍在,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应对各种外部环境变化的关键在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与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解决三大问题:防止出现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双刃剑效应,提升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竞争力,解决产业链、创新链的韧性问题。

作者

张其仔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美]印德尔米特·吉尔、霍米·卡拉斯:《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黄志强译,中信出版社,2008。
  • Carret Geoffrey,“Globalization’s Missing Middle”,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2004.
  • 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3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