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研究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王思华,1956,《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国家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的相互适应问题》,《经济研究》,第1期。
  • 明今,1958,《试论工业建设中的“小、土、群”》,《经济研究》,第11期。
  • 季崇威,1958,《我国工业应当积极支援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经济研究》,第2期。
  • 陈大伦,1958,《关于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经济研究》,第6期。
  • 房维中,1958,《谕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经济研究》,第7期。
  • 沈立人,1958,《关于全党、全民办工业的几个重要问题》,《经济研究》,第8期。
  • 岳巍,1959,《飞跃的速度、健康的比例》,《经济研究》,第10期。
  • 邝日安、刘国光、董辅礽,1959,《试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国民经济平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原则》,《经济研究》,第12期。
  • 宫晓集,1960,《略论工业战线上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的伟大胜利》,《经济研究》,第1期。
  • 俞明仁,1960,《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相互关系》,《经济研究》,第2期。
  • 杨坚白,1961,《试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和消费、积累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经济研究》,第12期。
  • 欧阳柽,1961,《综合平衡是经济计划工作的科学方法》,《经济研究》,第10期。
  • 许涤新,1962,《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经济研究》,第12期。
  • 王向明,1962,《论重工业对农业的依存与支援》,《经济研究》,第10期。
  • 杨坚白,1962,《试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和消费、积累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下),《经济研究》,第1期。
  • 董辅礽,1963,《怎样从本质联系上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研究》,第7期。
  • 李成瑞、作沅,1979,《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把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好》,《经济研究》,第12期。
  • 何琢,1979,《调整国民经济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经济研究》,第5期。
  • 冯宝兴、万欣、张大简,1980,《在一定时期内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客观必然性》,《经济研究》,第1期。
  • 许涤新,1981,《我国当前经济调整问题》,《经济研究》,第6期。
  • 张卓元,1982,《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要按生产力发展规律办事》,《经济研究》,第11期。
  • 吴凯泰、利广安、陆百甫,1982,《怎样使国民经济尽快转入良性循环?》,《经济研究》,第1期。
  • 黄守宏,1990,《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经济研究》,第5期。
  • 叶祖成、陆喜宗、朱龙铭,1991,《国营大中型企业与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比较》,《改革》,第6期。
  • 张立群,1992,《中国产业结构矛盾再认识》,《经济研究》,第4期。
  • 李炜勋,1992,《乡镇工业战略地位的理论思考》,《改革》,第3期。
  • 陈乃醒、胥和平,1992,《乡镇工业:促进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第3期。
  • 吴象、陆文强,1993,《乡镇企业:市场取向改革的产物与动力》,《改革》,第2期。
  • 吴象,1995,《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改革》,第4期。
  • 杨永华,1995,《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工业化的作用》,《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 钱薏红,1995,《外资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的技术自主发展能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
  • 田国强,1995,《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第3期。
  • 胡长顺,1996,《中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与产业政策》,《管理世界》,第2期。
  • 王振中,1996,《开放条件下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之探讨》,《改革》,第6期。
  • 董志凯,1996,《“大跃进”运动对中国工业建设作用辨析》,《中共党史研究》,第2期。
  • 熊性美,1997,《论利用外资和对民族工业的适度保护》,《改革》,第3期。
  • 金碚,1997,《关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的四个问题》,《改革》,第3期。
  • 夏友富、马宇,1997,《外商投资与我国主导产业、幼稚产业的适度保护》,《改革》,第3期。
  • 秦晖,1997,《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上),《改革》,第6期。
  • 秦晖,1998,《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下),《改革》,第1期。
  • 冯曲,2000,《从资金筹集机制看乡镇企业改制:制度变迁动力学的一个案例》,《改革》,第5期。
  • 张军、冯曲,2000,《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研究》,第8期。
  • 黄如金,200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2002,《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 周民良,2002,《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改革》,第2期。
  • 江小涓,2002,《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 曹建海、李海舰,2003,《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
  • 简新华、向琳,200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和优越性》,《管理世界》,第7期。
  • 郭祥才,2003,《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 黄范章,2003,《从世界的视野看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2003,《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
  • 王文军、李蜀庆,2004,《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9期。
  • 郭克莎,2004,《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 刘世锦,2005,《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 朱继民,2006,《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在首钢的实践》,《管理世界》,第1期。
  • 金碚,2006,《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 成金华、吴巧生,2007,《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管理世界》,第1期。
  • 金碚,2009,《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 徐盈之、孙剑,2009,《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7期。
  • 朱南、刘一,2009,《中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 李平、王钦、贺俊、吴滨,2010,《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目标预测》,《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 杨韡韡、李平,2011,《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分析》,《经济管理》,第10期。
  • 金碚,2011,《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工业经济》,第7期。
  • 庞瑞芝、李鹏、路永刚,2011,《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视角》,《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 曾福生、高鸣,2013,《新型工业化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效应能力分析》,《经济管理》,第9期。
  • 巩前文、严耕,2015,《“绿色生产”指数构建与测度:2008~2014年》,《改革》,第6期。
  • 任毅、东童童,2015,《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述评及其引申》,《改革》,第7期。
  • 高志刚、尤济红,2015,《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 徐沛、袁广达,2016,《工业生态建设的评估体系及其理论阐释》,《改革》,第4期。
  • 涂正革,2012,《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 王鹏、尤济红,2016,《中国环境管制效果的评价研究——基于工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空间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 杨蕙馨、焦勇、陈庆江,2016,《两化融合与内生经济增长》,《经济管理》,第1期。
  • 王博、张泠然,2017,《重点城市工业综合效率与产业转型升级:2011~2015年》,《改革》,第9期。
  • 焦勇、杨蕙馨,2017,《政府干预、两化融合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管理》,第6期。
  • 史丹,2018,《绿色发展与全球工业化的新阶段:中国的进展与比较》,《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1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