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学干预模式

摘要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我国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核心力量,依据主导力量的来源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导两种模式。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海淀区实施的新清河实验创立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专家参与模式,通过成立社区提升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这一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清河实验提供专业性、职业性和系统性支持,以2020年中孵化并成功运作的毛纺南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为例,这个由居民普选出的议事委员、社区书记主任、街道书记参加的会议,成为社区真正的决策机构。

作者

卢尧选 ,社会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应用社会学。
Lu Yaoxua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杜平:《如何成为枢纽?一个社会组织探索内在性自主的个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 费孝通:《行行重行行(上)——中国城乡及区域发展调查》,群言出版社,2014。
  • 葛天任、李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 李璐:《分类负责模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 李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鲜明特征》,《北京日报》2019年1月14日。
  • 李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人民日报》2019年5月20日。
  • 李强、卢尧选:《社会治理创新与“新清河实验”》,《河北学刊》2020年第1期。
  • 李培林:《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2017年第5期。
  • 李培志:《规范增能与协同治理:推动建设“伙伴式”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12期。
  • 刘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生成基础与发展路径——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学习与实践》2016年第12期。
  • 萧子扬、马恩泽、石震:《乡村振兴背景下“清河实验”社会治理思想的再研究(1928~1937)》,《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 王颖:《城市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第5期。
  • 叶林:《“陌生人”城市社会背景下的枢纽型组织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1期。
  • 詹轶:《社会组织治理中“同心圆”架构及其“委托-代理”关系——基于S市枢纽组织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8年第3期。
  • 曾富生、徐莉莉、王红:《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研究》,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700103/92547/index.html。
  • Touraine. The Voice and the Eye: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学干预模式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4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社会事业发展
    1.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社会整合
    2.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导模式
    3. (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制度瓶颈与发展契机
  • 二 社会学干预和专家参与的社会治理
  • 三 新清河实验——专家参与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
    1. (一)专家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2. (二)新清河实验的2.0时期——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成立
    3. (三)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公众服务转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