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后扶贫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理念嬗变及传播创新

摘要

相对贫困是我国2020年后贫困治理的主战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性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本,必须积极参与相对贫困治理。为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能,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结构性相对贫困,本报告通过对品牌保护政策法规演进、概念名词的规范、品牌形象的建构进行梳理,并从生命化、产品化、系统化、数字化的品牌构建趋向分析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进而提出创新设计视角下通过量身定制,提升品牌化运营的精确度;深挖精髓,提炼核心品牌符号和价值;创新驱动,加强品牌形象的创意开发;明确主体,增进品牌价值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途径,以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最终构建后扶贫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创新体系,服务于综合性贫困治理政策体系。

作者

崔磊 ,历史学博士,铜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传播。
Cui Lei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后扶贫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理念嬗变及传播创新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保护的缘起
    1. (一)政策法规的演进
    2. (二)概念名词的规范
    3. (三)品牌形象的建构
  • 二 现有保护模式及其品牌构建趋向
    1. (一)抢救性保护与生命化趋向
    2. (二)生产性保护与产品化趋向
    3. (三)整体性保护与系统化趋向
    4. (四)服务性保护与数字化趋向
  • 三 后扶贫时代非遗品牌创新体系构建
    1. (一)量身定制,提升品牌化运营的精确度
    2. (二)深挖精髓,提炼核心品牌符号和价值
    3. (三)创新驱动,加强品牌形象的创意开发
    4. (四)明确主体,增进品牌价值的知识产权保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