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

摘要

本文通过对“6·17”长宁地震后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的过程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各个阶段的心理援助服务、各种不同模式的心理援助以及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国内外的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合“6·17”长宁地震的特点,分析此次灾后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

张力文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8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6·17”长宁6.0级地震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1. 一 灾后心理援助是自然灾害救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二 “6·17”长宁6.0级地震造成的心理影响具有特殊性
      1. 1.数次地震叠加、余震频繁发生,导致灾民出现二次心理创伤
      2. 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交叉进行,基层干部面临多重压力
      3. 3.学校校舍受损严重、复课难度大,教师学生心理援助刻不容缓
  • 第二节 案例基本情况
    1. 一 四川省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震后心理援助
      1. 1.四川省卫健委紧急启动,全面部署震后心理救援工作
      2. 2.团省委迅速派出前线小组,统筹开展心理援助志愿服务
    2. 二 宜宾市教育与体育局系统及时启动灾后学校心理援助,保障儿童和学生安全健康
      1. 1.珙县“灾后学校心理援助小组”迅速行动
      2. 2.长宁团县委快速建立起“青青儿童乐园”
      3. 3.安置点建立起“帐篷儿童之家”
      4. 4.长宁县成立“灾后学校心理援助服务工作组”
    3. 三 宜宾市医疗系统迅速反应,开展专业心理危机干预
      1. 1.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2. 2.宜宾市康复医院立即派出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
    4. 四 各级专家赶赴灾区现场,科学指导心理援助工作
      1. 1.国家心理咨询专家组进行心理卫生干预专业指导
      2. 2.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专家及时赶赴灾区
      3. 3.宜宾市灾后学校心理援助项目专家组赴灾区走访
    5. 五 各部门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心理援助工作机制
      1. 1.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建立心理援助宜宾工作站
      2. 2.长宁县探索帐篷党建“三进”安民心
      3. 3.珙县大型集中安置点设立心理援助服务点
      4. 4.珙县设立心理援助办公地点和值班电话
      5. 5.长宁县妇联开通12338心理援助热线
    6. 六 开展多种专业培训,规范心理援助队伍
      1. 1.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成员培训
      2. 2.地震灾后学校心理救助工作团队危机干预培训
      3. 3.灾后心理救援能力提升培训
      4. 4.震后教师心理建设能力提升培训
      5. 5.心理危机干预操作和心理咨询师业务能力培训
      6. 6.全国首个妇女儿童心理援助骨干培训
      7. 7.推荐乡村女教师到上海参加心理健康培训
    7. 七 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丰富心理援助形式
      1. 1.珙县县委组织部开展干部职工心理援助
      2. 2.留守儿童参加“箐箐少年梦,时代好队员”夏令营
      3. 3.启动宜宾市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项目
      4. 4.壹基金开展送温暖活动及心理辅导活动
  • 第三节 国内外灾后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1. 一 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心理援助的经验与启示
      1. 1.政府主导开展心理援助研究
      2. 2.广泛联合各个领域实行共救
      3. 3.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灾后心理应急系统
      4. 4.建立心理辅助志愿者信息库
    2. 二 我国历次地震后心理援助的经验与启示
      1. 1.政府主导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2. 2.心理援助实行属地化管理
      3. 3.创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心理援助模式
      4. 4.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
  • 第四节 “6·17”长宁地震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的成效与不足
    1. 一 “6·17”长宁地震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的成效
      1. 1.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快速启动
      2. 2.灾区形成了覆盖面广的心理援助
      3. 3.专业机构助力灾后心理援助
      4. 4.灾后培养起一支当地的心理援助人才队伍
    2. 二 “6·17”长宁地震心理援助和心理重建的不足之处
      1. 1.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2. 2.对基层干部的心理援助重视不足
      3. 3.灾区缺乏长效的心理重建机制
  • 第五节 建议
    1. 一 加强灾后心理援助法律保障
    2. 二 建立政府主导的灾后心理援助制度
    3. 三 推动公职人员和基层干部心理援助制度化
    4. 四 重视对心理受创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援助培训
    5. 五 健全良性长效的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