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社区风险治理发展报告

摘要

本文以我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的建设实践为现实基础,在韧性的视角下,从组织结构与管理、物理空间、文化与环境、信息沟通方面分别对我国社区风险治理的现状展开分析。与国际社会比较发现,我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社区治理政策体系,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社区风险治理实践上,我国已经形成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的组织结构,社区的物理、文化环境等方面得到了优化,信息沟通呈现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社区风险治理,还存在物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应急准备工作需要综合建设、信息沟通工作制度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协同需要有序化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建议,我国社区治理发展路径,可以从治理理念向韧性升级、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构建职责清晰的权责体系、以科技支撑助力治理现代化、以融资与援助并行解决资金问题等方面展开。

作者

朱伟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兼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等。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学科带头人、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公安部科技奖等省部级奖10余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部。
赵鹏霞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区风险治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刘婧:《石景山八角街道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北京青年报》2020年12月21日,第A04版。
  • 彭翀、郭祖源、彭仲仁:《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第4期。
  • 滕五晓:《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国减灾》2020年第9期。
  • 涂开均、范召全:《秩序目标、认可期待和参与需求下的社区治理博弈——基于政府购买背景下基层政府、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间的互动分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 王燕梅:《韧性社区:概念、内涵与框架构建》,《福建质量管理》2019年第4期。
  • 魏礼群:《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光明日报》2019年9月9日,第16版(智库版)。
  • 魏礼群:《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 吴晓林:《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探索“城市之治”样本》,《天津日报》2020年9月4日,第9版。
  • 吴晓林:《建设“韧性社区”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光明日报》2020年3月25日,第2版。
  • 赵鹏霞、朱伟、王亚飞:《韧性社区评估框架与应急体制机制设计及在雄安新区的构建路径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年第7期。
  • 许欢:《北京市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载袁振龙主编《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
  •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国减发[2020]2号),2020年6月。
  • 《从“回天乏力”到“回天有术”——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样本观察》,《内蒙古日报》2020年12月3日,第6版。
  • 成都市委编办:《聚焦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机制》,《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20年第7期。
  • 《七里河区不断深化“民情流水线”》,《兰州日报》2020年12月23日,第R06版。
  • 唐庆鹏:《风险共处与治理下移——国外弹性社区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 廖桂贤:《城市韧性承洪理论——另一种规划实践的基础》,林贺佳、汪洋译,《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2期。
  • 俞孔坚、许涛、李迪华、王春连:《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第1期。
  • 彭翀、郭祖源、彭仲仁:《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第4期。
  • 孟令君、运迎霞、任利剑:《基于RATA韧性评价体系的既有社区御灾提升策略——以天津市河东区东兴路既有社区为例》,《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6,第194~205页。
  • D.E.Geis,“By Design:The Disaster Resistant and Quality of Life Community”,Natural Hazards Review,2005,11:151-160.
  • Kulig J.C.,Edge D.S.,Joyce B.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in Rural Communities through Multi-method Research”,Community Development,2008,3:77-94.
  • Cutter S.L.,Barnes L.,Berry M.,et al. “A Place-based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Natural Disaster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8,18:598-606.
  • Bruneau M.,Chang S.E.,Eguchi R.T.,et al. “A Frame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th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Earthquake Spectra,2003,19:733-752.
  • Coles E.,Buckle P.Develop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as a Foundation for Effective Disaster Recover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2004,19:6-15.
  • Campanella T.J.,“Urban Resilience and the Recovery of New Orlea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6,72:141-146.
  • Ireni-Saban L.,“Challenging Disaster Administration:Toward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Resilience”,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2013,45:651-673.
  • Wilson G.,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s,New York:Routledge,2012.
  • Norris F.H.,Stevens S.P.,et al. “Community Resilience as a Metaphor,Theory,Set of Capacities,and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adines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8,41:127-150.
  • Joerin J.,Shaw R.,Takeuchi Y.,et al. “Assess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Climate-related Disasters in Chennai,In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2,1:44-54.
  • Ainuddin S.,Routray J.K.,“Community Resilience Framework for an Earthquake Prone Area in Baluchist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2,2:25-36.
  • Luederitz C.,Lang D.J.,Von Wehrden H.,“A Systematic Review of Guiding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Urban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3,118:40-55.
  • O’Connell D.,Walker B.,Abel N.,et al. “The Resilience,Adap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ssessment Framework:From Theory to Application”,CSIRO,Australia.2015,http://www.csiro.au.
  • Blanchard K.,Aitsi-Selmi A.,Murray V. “The Sendai Framework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ocietal Resil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esilienc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2015,6:352-376
  • Comfort L.K.,Shared Risk:Complex Systems in Seismic Response,Oxford,UK:Elsevier,1999.
  • Oedewald P.,Gotcheva N.,“Safety Culture and Subcontractor Network Governance in a Complex Safety Critical Project”,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2015,141:106-114.
  • Ainuddin S.,Routray J K.,“Community Resilience Framework for an Earthquake Prone Area in Baluchist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2,2:25-36.
  • Dinh L.T.T.,Pasman H.,Gao X.,et al. “Resilience Engineering of Industrial Processes:Principle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12,25:233-241.

中国社区风险治理发展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6.7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1. (一)社区是风险治理的前沿哨所
    2. (二)风险治理是社区的内在需求
    3. (三)疫情倒逼社区风险治理水平提升
  • 二 政策与理论进展
    1. (一)社区风险治理的国际动态
    2. (二)我国社区风险治理的政策梳理
    3. (三)社区风险治理的理论进展
      1. 1.相关概念的研究辨析
      2. 2.关于韧性安全社区的相关因素和框架研究
      3. 3.关于韧性提升策略与优化的研究
  • 三 社区风险治理的积极进展
    1. (一)组织机构与管理
      1. 1.以党建为引领的多元共治组织结构
      2. 2.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3. 3.不断创新的社区风险治理模式
    2. (二)物理空间
      1. 1.房屋建筑结构方面的风险治理探索
      2. 2.房屋建筑内部设施如电梯、燃气、用电等安全风险治理探索
      3. 3.社区对建筑物周围的公共区域,尤其是无责任主体的风险区域,由街道或社区负责协调,进行治理
      4. 4.通过安全社区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各社区在防灾工程与物资准备方面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提升
    3. (三)文化与环境
      1. 1.社区自救互救技能持续提升
      2. 2.创新社区安全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
      3. 3.学校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
    4. (四)信息沟通
      1. 1.社区风险治理信息沟通手段更多样
      2. 2.社区风险治理信息沟通手段更智能
  • 四 社区风险治理面临的挑战
    1. (一)物理环境方面
    2. (二)应急准备方面
    3. (三)信息沟通方面
    4. (四)社会协同方面
  • 五 发展与展望
    1. (一)推动社区风险治理理念向韧性社区升级
    2. (二)重视社区多元主体的风险治理作用
    3. (三)社区风险治理过程应强调社区的主导作用
    4. (四)构建职责清晰的社区风险治理“权责体系”
    5. (五)以科技为支撑,助力社区风险治理现代化
    6. (六)融资与援助并行,解决社区风险治理中的资金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