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社区视域下的首都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摘要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新修和实施以来,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逐渐形成了维护公共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环境观念,生活垃圾分类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实际效果得以强化。与此同时,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场域,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不同类型社区具有的资源禀赋、采取的具体策略、参与主体的权力关系结构亦不相同。本文选取老旧社区和商品房社区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尽管不同类型的社区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但是都尽可能地动员市场主体在社区垃圾分类中提供资源和服务。由此可见,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协同关系是影响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实效的关键因素。

作者

李阳 ,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
张昭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2019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社区视域下的首都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6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首都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状况
  • 二 劲松模式下的老旧小区垃圾管理
    1. (一)党建引领,监督指导社区环境治理
    2. (二)行政主导,纵向规划实施垃圾分类
    3. (三)企业参与,形成垃圾长效治理模式
    4. (四)协同治理,共建垃圾分类合作网络
  • 三 商品房社区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1. (一)居委会:动员引领与多元协同
    2. (二)业委会:政策宣讲与冲突化解
    3. (三)物业公司:服务与成本收益均衡
  • 四 结论与建议
    1. (一)商品房社区和老旧社区的差异比较
    2. (二)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一致性经验
    3. (三)政策建议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