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在互为主体性的课堂上相遇转化:社会工作叙事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本研究基于“教学即实践、课堂即转化空间”的认识,在“互为主体性”的叙事课堂上开启主体性转化的教学实践。在转化历程上,提出主体性转化的三重空间:通过社会性脉络空间,实现“我”到“我们”的社会性看见,帮助学生开启主体性的社会存在;借用人文经典撑开历史距离空间,推动叙事视框的挪移映照出新的主体性;教师将自我作为转化的具身空间。配合萨提亚的“一致性”技术,实现叙事教学“生命影响生命”的转化,从而迈向社会工作教学的“知行合一”与“成人成己”。

作者

施旦旦 ,浙江财经大学社工系讲师。
张静敏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副教授。
刘晓春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博士。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查尔斯·泰勒(2021):《现代性的隐忧——需要被挽救的本真理想》,程炼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邓元尉(2009):“列维纳斯语言哲学中的文本观”,载赖俊雄主编《他者哲学:回归列维纳斯》,台北:麦田出版社,第121~155页。
  • 古学斌(2013):“召唤行动者的归来——社会工作教育与行动研究”,载于杨静、夏林清主编《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7~84页。
  • 何雪松(2006):“叙事治疗: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11页。
  • 何芸、卫小将(2014):“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工作研究——基于三种另类研究方法的叙述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28~35页。
  • 黄耀明(2015):“社会工作叙事治疗模式介入失独家庭重建的哲学渊源、方法和个案实践”,《社会工作与管理》第2期,第16~21页。
  • 赖诚斌、丁兴祥(2005):“自我书写与生命创化——以芦荻社大学员蕃薯的故事为例”,《应用心理研究》第25期,第73~114页。
  • 李侨明(2019):“可能建立社会工作教育的实践共同体吗?——基于社工督导经验的自我叙事”,《社会与公益》第4期,第71~72页。
  • 李晓凤、龙嘉慧(2021):“增能视角下叙事治疗介入随迁老人身份认同的社会工作实践策略研究”,《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1期,第1~18页。
  • 林香君(2015):“在互为主体性中建构主体性:以批判实践取向叙说与对话为方法的教学实践”,《教育实践与研究》第2期,第181~212页。
  • 刘晓春(2007):“从学校到实务世界:一个社工实务教师的故事”,博士学位论文,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 刘要悟、柴楠(2015):“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教育研究》第2期,第102~109页。
  • 权福军(2017):“叙事研究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第5期,第20~26页。
  • 王行(2015):“儒与家:我在‘四书’中体悟的疗人之道”,《辅导季刊》第1期,第11~18页。
  • 王增勇(2005):“说故事,做社工”,发表于“叙事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台北:台北大学民生校区信息大楼国际会议厅。
  • 翁开诚(2002):“主体性的探究与实践”,《应用心理研究》第16期,第19~21页。
  • 夏林清(2002):“对话前行甚于位置的找寻”,《应用心理研究》第16期,第168~171页。
  • 向荣(2017):“创新、共融、整合:突破当下社会工作教育困境的路径探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9~89页。
  • 杨静(2013):“回观历史、辨识经验,寻找变的力量: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行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04~113页。
  • 杨静(2017):“朝向人性化改变的理论——《受压迫者教育学》的解读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46~56页。
  • 张和清(2015):“知行合一: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历程”,《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4期,第98~103页。
  • 张静敏(2018):“不同的教学想象:一位教师参与‘听与说故事’课堂的行动叙说”,《东吴社会工作学报》第34期,第1~28页。
  • 张曙(2020):“将实践融入教学与研究: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应用”,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八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86~112页。
  • 张燕婷、王海洋(2021):“社会工作研究中的自我叙事与经验转化”,《福建论坛》第7期,第182~190页。
  • 郑广怀(2020):“教育引领还是教育降维: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的反思”,《学海》第1期,第106~112页。
  • 邹川雄(2003):“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载齐力、林本炫主编《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嘉义: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
  • Buber,M.(1991):《我与你》,陈维刚译,台北:久大桂冠出版社。
  • Bruner,J.(1987). “Life as Narrative.” Social Research 54(1):11-32.
  • Bruner,J.(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Clandinin,D.J.,& Connelly,F.M.(2000). 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 Glesne,C.(1999).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An Introduction. N.Y.:Longman.
  • Lauritzen,C.,& Jaeger,M.(1997). Integrating Learning through Story:The Narrative Curriculum. New York:Delmar.
  • Lyons,N.,& Laboskey,V.K.(2002). “Why Narrative Inquiry or Exemplars for a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 N.Lyons & V.K.Laboskey(Eds.),Narrative Inquiry in Practice.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 Miller,J.L.(1998). Biography,Education,and Question of the Private Voice. In C.Kride(Ed.). Writing Education Biography:Explora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N.Y.:Garland.
  • Nelson,C.D.(2003). Stories to Live by: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Five Teachers Shifting Identities Through the Boaderlands of Cross-Cultu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Alberta,Canada.
  • Pinar,W.F.(1998). “Introduction.” In W.F.Pinar(Ed.). Curriculum:Toward New Identities(pp.ix-xxxiv). N.Y.:Garland Publishing.

在互为主体性的课堂上相遇转化:社会工作叙事教学实践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4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回顾
    1. (一)叙事
    2. (二)叙事与教育
    3. (三)主体性与互为主体性
  • 三 “互为主体性”叙事教学的实践历程
  • 四 叙事教学何以产生主体性转化?
    1. (一)社会性脉络空间:开启“我”到“我们”的主体性
    2. (二)历史性距离空间:借助人文经典映照出新的主体性
    3. (三)自我具身性空间:“一致性”修炼与生命的主体转化
  • 五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