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学科化建设:历程与展望

摘要

社会组织学科经历了传统学科与跨学科时期,并在后学科时代成为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学科。回顾社会组织学科的发展历史并探究学科现状,发现其正由学科的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需要从“三大体系”建设的高度对其进行系统化建构。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要推动理论发展与教材建设,推动基于此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同时完善知识生产制度并搭建学科资源平台;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要明晰当前关键议题群与未来理论增长点,关注研究范式转变并使研究方法与前沿接轨,实现创新与拓展;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要在中西对比基础上突破西方话语霸权,通过提炼本土标识性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与人民立场,谨慎处理三对特殊关系,提升我国社会组织学科的话语能力。

作者

柴宝勇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主任,规划与评估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党政治学、政治学理论和党内法规。
陈若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科学方法论、法政治学、党内法规。
郑文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基层治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静:《公益慈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读〈公益慈善概论〉》,《中国非营利评论》2016年第2期。
  • 大卫·霍顿·史密斯、赵挺著,吴新叶译:《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中国非营利评论》2018年第2期。
  • 唐文玉:《社会组织公共性:价值、内涵与生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 王炳权:《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分析——基于“反思”的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4期。
  • 王炳权、杨睿智:《论建构新时代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新视野》2023年第1期。
  • 王名、李勇、李长文:《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基本构想》,《中国非营利评论》2016年第2期。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学科化建设:历程与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社会组织的学科属性
    1. (一)社会组织学科属性的来源
    2. (二)社会组织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状况
      1. 1.社会组织的学科发展史
      2. 2.社会组织的学科现状
  • 三 立足本土、统筹兼顾:社会组织学科体系建设
    1. (一)中国社会组织学科知识体系,理论发展与教材建设
    2. (二)支持中国社会组织学科发展的知识生产制度与资源平台建设
  • 四 议题聚焦、方法推动:社会组织学术体系建设
    1. (一)近5年来中国社会组织研究关键议题群
      1. 1.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的整体性治理机制研究
      2. 2.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平等对话的协商民主机制研究
      3. 3.党组织优势作用发挥的党建引领机制研究
      4. 4.具体治理场景中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功能发挥的影响,及社会组织不同分类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
    2. (二)社会组织在研究范式上的转变
    3. (三)社会组织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拓展
      1. 1.实验研究与因果推断
      2. 2.社会仿真模拟方法
      3. 3.大数据研究法
  • 五 提炼核心、扩散交流:社会组织话语体系建设
    1. (一)西方社会组织话语优势的建立与批判
    2. (二)中国社会组织话语的生成与传播
      1. 1.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具有说服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2. 2.处理好三对关系,提升社会组织话语体系建构能力
  • 六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