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何以进城:县域教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结构困境

摘要

教育城镇化旨在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在家庭教育发展目标和乡村社会教育竞争的双重动力之下,部分农村学生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农村学生的教育城镇化带来两个方面的融入困境: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投入方向与农村生源流动方向出现错位,城区学校出现教育资源约束,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和竞争能力而对教育资源进行选择性分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源集中涌入城区学校,城区学校的管理压力增大,为了维持教育管理秩序,学校责任外溢。农村学生的身份烙印和家庭结构使他们在选择性分配和学校责任外溢中处于边缘与弱势地位,由此,城市教育体系内部二元结构得以生成。

作者

雷望红 ,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与基层治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班涛,2018,《农村声望地位的阶层确认研究——基于“结构-互动”视角的解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70~78、156~157页。
  • 布尔迪厄,P.,2004,《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
  • 褚宏启,2009,《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第11期,第3~10、26页。
  • 樊继达,2014,《城市二元结构:拉美警示与中国式应对》,《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第107~111页。
  • 何爱芬,2016,《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困境与对策研究》,《亚太教育》第13期,第286~287页。
  • 纪德奎,2018,《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研究》第7期,第79~82页。
  • 拉鲁,安妮特,2009,《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与家庭生活》,张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雷望红,2018,《阶层流动竞争与教育风险投资——对甘肃宁县“陪读”现象的解读》,《中国青年研究》第12期,第86~92页。
  • 李军超,2015,《政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逻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素敏,201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翔,2014,《城市二元结构:困局与破局》,《理论与改革》第4期,第69~72页。
  • 米尔斯,C.莱特,2016,《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欢、史耀疆、王爱琴、罗朴尚、罗思高、诸彦杰,2017,《农村教师对后进学生刻板印象的测量研究》,《经济学》(季刊)第3期,第997~1010页。
  • 魏超,2013,《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与干预路径选择》,《求索》第7期,第211~213页。
  • 邬志辉,2012,《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教育研究》第8期,第19~24页。
  • 邬志辉,2013,《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束缚与破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29~32、157页。
  • 夏柱智、贺雪峰,2017,《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第117~137页、207~208页。
  • 杨斌,2016,《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科学出版社。
  • 易卓,2020,《乡校模式: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教育研究与实验》第2期,第43~48页。
  • 张润泽、齐薇薇,2019,《农民分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双重影响》,《求索》第2期,第157~164页。
  • 张雅光,2018,《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教育探索》第2期,第110~116页。
  • 周飞舟,2012,《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社会》第1期,第1~37页。

何以进城:县域教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结构困境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0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动力机制
  • 三 城区学校资源约束与选择性教育
    1. (一)教育资源供需错位与城区学校的资源约束
    2. (二)城区学校教育资源的选择性分配
    3. (三)城区教师精力投入的选择性分配
  • 四 城区学校管理压力与教育责任外溢
    1. (一)城区学校管理压力与家校责任再分配
    2. (二)城区学校教育结构与城区学生家庭的亲和关系
    3. (三)城区学校教育结构与农村学生家庭的互斥关系
  • 五 结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