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学评估指标及评估

摘要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总结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的经验,梳理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的成果,进而构建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评估指标及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具有充分的条件,也是势在必行的。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的原则,基于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关注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特有的“知识的行动化和行动的知识化”的特质以及跨学科、多学科、跨领域的学科特征和本土特征,笔者建立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8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妇女/社会性别学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学科进行了评估,得出了相关的结论。认为就总体而言,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已走过了“前学科”阶段,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并植根于学科之林,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

王金玲 ,生于1955年,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厅级巡视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女性社会学专家委员会成员。2005年获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称号(第一批),2007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8年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费孝通:《关于社会学的学科、教材建设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 [2]张伟江:《关于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特点和评估指标的思考》,《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3年第1期。
  • [3]翁震宇:《学科评估体系中“非文献计量指标”的引入与实践——以“艺术学”门类学科为例》,《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年第3期。
  • [4]高艳:《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中国知网硕博士学位论文库,2013年9月5日下载。
  • [5]李娟、李晓旭、程兰芳:《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型重点学科评估体系的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10期。
  • [6]古瑶:《高校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5期。
  • [7]刘小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分析:学科学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 [8]胡尊利、李秀兵:《对我国学科建设评价的若干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6卷专辑。
  • [9]谢菊、叶绍梁:《对文科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评估可行性的再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 [10]佚名:《2006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 [11]笪可宁、李向辉、高治军:《学科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6期。
  • [12]王金玲、王平:《从意识觉醒到社会关照:中国妇女学的发展(1995~2011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 [13]王金玲、姜佳将:《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新进展和新经验——“第二届全国妇女/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与发展经验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
  • [14]畅引婷:《中国妇女与性别学科的发展演变与本土特征》,《晋阳学刊》2009年第1期。
  • [15]罗婷、胡桂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子院校妇女/性别学科建设回顾》,《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 [16]杜芳琴:《三十年回眸:妇女/性别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 [17]黄河:《女子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回顾》,《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6期。
  • [18]陈方:《关于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3期。
  • [19]刘宁、刘晓丽:《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李小江教授访谈录》,《晋阳学刊》2007年第6期。
  • [20]魏国英:《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 [21]魏国英:《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十年回顾》,《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
  • [22]刘伯红:《中国妇女研究十年回顾》,《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23]孙晓梅:《中国妇女学学科与课程建设研究综述》,《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4期。
  • [24]李小江:《妇女研究的缘起、发展及现状——兼谈妇女学学科建设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 [25]姜秀花:《“调门高”与“圈子小”?:中国妇女研究评价》,《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1期。
  • [26]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学科评估工作简介》,《中国研究生》2009年第1期。
  • [27]谭琳、吴菁、李亚妮:《将妇女/性别研究进一步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增刊。

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学评估指标及评估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3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评估指标
  • 二 总体评估
    1. (一)学术组织
    2. (二)专业研究与教学机构
    3. (三)信息资料中心与媒体
    4. (四)学术队伍
    5. (五)学术研究
    6. (六)课程建设
    7. (七)人才培养
    8. (八)学术声誉和社会贡献
  • 三 结论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