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是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自2003年SARS事件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在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管理体制、应急机制、战略规划以及防治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成为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起点。在经济全球化、气候变暖和跨国流动等背景下,现阶段我国仍面临着巨大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压力,需要进一步增强领导预防意识,普及公众常识,提高社会参与水平,加快学科建设,强化应急培训与演练,建立常态化应急协作机制等。

作者

董泽宇 ,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预警管理、卫生应急、模拟演练、危机沟通、应急指挥与处置。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4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概念与目前形势
    1. (一)突发急性传染病概念
    2. (二)现阶段面临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形势
  • 二 近年来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
    1. (一)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体系
    2. (二)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
    3. (三)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机制
    4. (四)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战略规划
    5. (五)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能力水平
  • 三 现阶段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预防意识,基层卫生应急力量较为薄弱
    2. (二)公众缺乏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常识,社会参与度不高
    3. (三)相关部门职责不清,缺乏常态化的应急协作机制
    4. (四)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学科建设滞后,应急培训与演练效果欠佳
    5. (五)应急物资储备与日常管理机制有待提高
  • 四 进一步完善中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1. (一)提高领导干部预防意识,加强基层卫生应急力量建设
    2. (二)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公众风险教育,提高社会参与度
    3. (三)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常态化综合应急管理机制
    4. (四)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学科建设与应急培训演练
    5. (五)强化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物资储备规划与管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