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17~2018年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述评

摘要

2017年12月,黑山语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获得了独立代码,标志着中东欧16国的官方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从形式上看,中东欧地区的语言格局日渐明晰,但相关国家在语言问题上的分歧并未消弭。2017~2018年中东欧各国的语言政策动态显示:一方面,语言名称争议仍未平息,与之相关的语言身份、语言地位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语言权利之争在俄欧博弈背景下变得更为复杂,并影响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作者

董希骁 ,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罗马尼亚研究中心主任。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教材、译著。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罗马尼亚历史与文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2017~2018年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述评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3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语言名称争议仍未平息
    1. (一)黑山语“正名”和塞尔维亚的反应
    2. (二)语言名称争议在巴尔干地区具有普遍性
      1. 1.波黑
      2. 2.马其顿
  • 二 语言权利争夺日趋复杂
    1. (一)波罗的海三国对俄语的态度发生分化
      1. 1.拉脱维亚
      2. 2.爱沙尼亚
      3. 3.立陶宛
    2. (二)乌克兰语言立法“误伤”中东欧国家
    3. (三)少数民族语言“进阶”步履维艰
  • 三 结语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