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于凉山州产业扶贫未来发展的思考

摘要

精准扶贫期间,凉山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式布局上下游同步发展,规模效应显现,体系构建趋于完善,实现全州半数以上脱贫人口通过扶贫产业增收致富,此举对稳定脱贫和缩小发展差距意义重大。但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使刚起步的扶贫产业严重受挫。本文建议:短期内应聚焦农户增收的硬性指标,瞄准剩余人口,实施“家庭养殖计划”;中长期应依托民族特色资源,打造“域内多点、域外共振”的彝家特色农业发展带,以“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实现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梯次发展、整体提升;建设“三农培训基地”,高质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

王卓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贫困问题、人口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相对贫困的标准、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首席专家。曾就职于重庆大学(1987-1991)、四川省扶贫办(1991-2003)。主持和执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中联部项目、文化部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内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际合作项目百余个。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贫困人口研究》《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中国西部扶贫问题研究》等专著。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印度、菲律宾、尼泊尔、孟加拉、蒙古等。
徐杰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关于凉山州产业扶贫未来发展的思考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凉山州产业扶贫的新形势
    1. 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2. 2.产业发展立足长远
    3. 3.联贫带贫成效显著
    4. 4.新问题新征程兼具
  • 二 凉山州产业扶贫的新要求
    1. 1.实现扶贫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 2.实现参与主体从“有限”到“无限”的蜕变
    3. 3.实现产业政策从“扶贫”到“振兴”的过渡
  • 三 凉山州产业扶贫未来发展的建议
    1. 1.瞄准剩余人口,实施“家庭养殖计划”
    2. 2.打造“域内多点、域外共振”的彝家特色农业发展带
    3. 3.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4. 4.打造“四川三农培训基地”,高质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