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三五”产业发展状况及“十四五”发展态势

摘要

本报告在分析“十三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八大优势产业、重点园区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探讨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十四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数学模型预测,预判了“十四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形势,并就如何做好“十三五”产业发展圆满收官和谋划好“十四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提出建议: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三个重点承接产业,打造枝繁叶茂的“产业树”;立足四大优势夯实基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门户港”;创新五种模式精准对接产业,突破产业低端锁定“魔咒”。

作者

蒋斌 ,广西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建设处处长,自治区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农”问题。主持、参与100多项广西及其地市社科课题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参与编写20多部专著,策划、编写广西社会科学院年度系列蓝皮书及2010年开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蓝皮书”,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报告成果获得中央及国家部委、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调研报告、年度政协提案获得广西主要领导批示。曾获得“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秀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温雪 ,博士,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客座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三五”产业发展状况及“十四五”发展态势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5.4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十三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状况
    1. (一)总体情况
      1. 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2.工业呈现向好态势
      3. 3.投资继续较快增长
      4. 4.重大项目建设支撑能力增强
      5. 5.重点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增强
      6. 6.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特色鲜明
      7. 7.园区平台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8. 8.国际门户港的建设初具雏形
      9. 9.国际开放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10. 10.北钦防一体化发展改革创新
  • 二 “十三五”北部湾经济区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1. (一)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高新龙头”
    2. (二)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效应
    3. (三)石油化工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4. (四)冶金精深加工产业继续保持龙头优势
    5. (五)能源产业挺起临海“工业脊梁”
    6. (六)林浆纸与木材加工产业迈向生态转型
    7. (七)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潜力明显
    8. (八)粮油和食品加工产业持续稳步增长
  • 三 “十三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一)全球市场不稳定和持续低迷,影响外向型产业引进培育发展
    2. (二)产业结构以高耗能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
    3. (三)产业空间布局仍然较为雷同,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4. (四)产业引进仍以独立项目为主,补链延链和全产业链引进不足
    5. (五)产业发展重引进轻培育,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格局尚未形成
    6. (六)产业配套建设较为薄弱,产城融合滞后影响企业引进落地
    7. (七)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以高耗能产业为主,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凸显
    8. (八)港口优势潜力未充分发挥,对产业引进培育的引领作用偏小
  • 四 “十四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预测
  • 五 “十四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环境展望
    1. (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带来重大机遇
    2. (二)我国东中西国内大循环带来新机遇
    3. (三)广西大力实施“三企入桂”战略部署带来新机遇
    4. (四)北部湾经济区重大开放平台释放新机遇
      1. 1.产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主战场
      2. 2.东盟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推进
    5. (五)北部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释放新机遇
  • 六 做好“十三五”圆满收官及谋划好“十四五”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 (一)聚焦三个重点承接产业,打造枝繁叶茂的“产业树”
      1. 1.产业承接区域重点:聚焦“大湾区+东盟”,全面提升东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2. 2.产业承接方向重点:聚焦重点产业,构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3.经济区区域分工重点:聚焦园区产业基础,打造错位协同的产业承接体系
    2. (二)立足四大优势夯实基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门户港”
      1. 1.政策优势:多重国家开放平台叠加
      2. 2.区位优势:陆海统筹的关键枢纽
      3. 3.产业优势: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
      4. 4.人力优势:与大湾区形成“量”与“质”的互补
    3. (三)创新五种模式精准对接,突破产业低端锁定“魔咒”
      1. 1.全产业链模式:以“龙头+配套”带动产业集聚式引进
      2. 2.双中心双总部模式:研发在大湾区、制造在北部湾
      3. 3.跨境产业链模式:“大湾区+北部湾+东盟”研发、生产、组装协同分工
      4. 4.“总部+工厂”模式: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北部湾制造业相互促进
      5. 5.内陆城市群协同发展模式: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区域联动发展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