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摘要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互补机制,对于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根据测算的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升级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其次,通过对比粤港澳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结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利用产业优势互补作为区域内部的产业升级驱动力;最后,利用动态集聚指数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2009~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实证结果看,尽管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都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角度看,这些城市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空间,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可以进一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作者

查婷俊 ,经济学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产业转型与现代金融业发展。先后在相关领域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参与省部级横向委托课题多项,在《经济学(季刊)》《经济学家》《天津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Volberding Peter,“Engaging Regions in Globalization:The Rise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and China,” Berkeley Undergraduate Journal 2011(2).
  • [2]Alex Achafran,“Origins of an Urban Crisis: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and the Geography of Foreclous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13 (2):63-88.
  • [3]申明浩、杨永聪:《国际湾区实践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7期。
  • [4]张昱、眭文娟、谌俊坤:《世界典型湾区的经济表征与发展模式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8年第10期。
  • [5]黄群慧:《中国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10期。
  • [6]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 [7]廖春:《中国澳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和产业升级》,《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4期。
  • [8]徐向龙:《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特征与互动效率研究》,《学术研究》2009年第5期。
  • [9]王业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7期。
  • [10]扶涛:《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 [11]张光南、陈广汉:《香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的成功结合与实践》,《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1期。
  • [12]陈章喜、翟敏如:《澳门高端服务业:产业走向与发展效应》,《产经评论》2012年第5期。
  • [13]陈少兵:《香港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与反思》,《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 [14]钟韵、贺莎:《回归以来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港澳研究》2017年第2期。
  • [15]蔡赤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挑战》,《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 [16]陈广汉、谭颖:《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协调创新体系研究》,《亚太经济》2018年第6期。
  • [17]陈秀英、刘胜:《服务业空间转移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基于区域专业化视角》,《港澳研究》2018年第4期。
  • [18]陈燕、林仲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协调机制创新》,《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 [19]姬超:《策略融合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协作机制》,《当代经济管理》2020年第2期。
  • [20]关红玲:《香港产业结构转变与收入分配问题解读》,《学术研究》2014年第11期。
  • [21]袁持平、梁雯:《以澳门与横琴合作促进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 [22]孙茂辉:《服务贸易对澳门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 [23]关红玲:《服务贸易视角下的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 [24]陈恩、黄桂良:《澳门产业结构与产业适度多元化路径探讨》,《产经评论》2012年第1期。
  • [25]毛艳华:《珠三角增长模式:特征、影响与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 [26]毛艳华:《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南方经济》2018年第12期。
  • [27]王宏彬:《湾区经济与中国实践》,《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11期。
  • [28]邓江年:《广东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路径研究》,《南方经济》2016年第6期。
  • [29]刘志彪:《建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 [30]樊福卓:《一种改进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测度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 [3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 [32]张治栋、吴迪:《产业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平衡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视角》,《经济体制改革》2019年第4期。
  • [33]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
  • [34]靳卫东、王林杉、徐银良:《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与政策适用性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10期。
  • [35]王金杰、王庆芳、刘建国、李博:《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及区域间合作》,《经济地理》2018年第7期。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0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升级的理论逻辑
    1. (一)以产业结构差异,形成湾区产业互补效应
    2. (二)以产业区域转移,形成湾区产业集聚效应
  • 四 粤港澳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1. (一)三次产业对比分析
    2. (二)主导产业对比分析
      1. 1.广东省主导产业分析
      2. 2.香港主导产业分析
      3. 3.澳门主导产业分析
  • 五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驱动力的实证分析
    1. (一)指标与数据选取
    2.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