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社会变迁视野下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探索与进展(代卷首语)

摘要

传播学和心理学从各自学科视角出发不断对传播活动中的诸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心理学为传播学提供知识训练与范式解释,传播学则为心理学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提供应用场景。在二者的交错推进、相互影响中,形成了传播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勾勒出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脉络,以此线索介绍本辑收录的9篇论文及其在推动传播心理学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些研究或在新媒体语境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主题,或体现了当前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即社交媒体用户心理和情绪情感。可以看出,社会变迁,尤其是媒介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传媒形态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传播活动的实践需要是传播心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个体、媒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这些变化中具有多元性和可塑性,这为传播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传媒实践和社会心理生活提供了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作者

张晓辉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新闻与传播心理、社会变迁与媒体隐私话语实践、社会心态与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社会心理与文化传播等。
杨宜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19)。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埃利奥特·阿伦森,2002,《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
  • 常江,2018,《生成新闻:自动化新闻时代编辑群体心态考察》,《编辑之友》第4期。
  • 常江、何仁亿,2021,《数字新闻生产简史:媒介逻辑与生态变革》,《新闻大学》第11期。
  • 陈薇,2020,《被“标识”的国家:撤侨话语中的国家认同与家国想象》,《国际新闻界》第1期。
  • 陈先红、袁文霞,2021,《信息·情感·意义:“短视频讲故事”的集体对话》,《新闻与写作》第10期。
  • 戴维·波普诺,2007,《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邓绍根,2014,《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研究发展历史的再考察》,《现代传播》第7期。
  • 丁汉青、苗勃,2018,《网络时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研究》,《当代传播》第4期。
  • 方凌智、沈煌南,2022,《技术和文明的变迁——元宇宙的概念研究》,《产业经济评论》第1期。
  • 郭庆光,201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全中,2020,《新兴传媒产业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出版》第16期。
  • 韩晓宁、王军,2018,《从业体验与职业志向:新闻实习生的职业认同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5期。
  • 韩秀、张洪忠、何康、马思源,2021,《媒介依赖的遮掩效应: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感到孤独吗?》,《国际新闻界》第9期。
  • 杭敏、张亦晨,2021,《2020年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第19期。
  • 李华君、王沛佳,2020,《5G技术背景下传媒领域的变革特征、演化趋势与延展路径》,《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
  • 刘昶、陈文沁,2014,《欧洲新闻传播心理学批评:学术渊源与研究路径》,《现代传播》第11期。
  • 刘京林,2015,《传播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言实出版社。
  • 刘京林,2019,《新闻心理学概论(第6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刘晓红,1995,《试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
  • 刘晓红,1996,《试论心理学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
  • 刘晓红,1997,《媒介心理学及美国心理学会第46分会:媒介心理学分会》,《新闻与传播研究》第2期。
  • 刘晓红、卜卫,2001,《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牟怡、夏凯、Novozhilova,E.、许坤,2019,《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信息加工与态度认知——基于信息双重加工理论的实验研究》,《新闻大学》第8期。
  • 彭兰,2019,《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探索与争鸣》第9期。
  • 彭修彬,2020,《文化接近性与媒介化共情:新冠疫情中的数字公共外交探索》,《新闻大学》第12期。
  • 苏涛、彭兰,2020,《热点与趋势:技术逻辑导向下的媒介生态变革——2019年新媒体研究述评》,《国际新闻界》第1期。
  • 王超群,2019,《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国际新闻界》第10期。
  • 王笛,2021,《“摆脱传统的束缚”——美国媒体所反映的五四时期中西交流与新文化运动》,《中华文化论坛》第5期。
  • 王娟娟、吴汉全,2018,《在时代变迁中探寻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李大钊与五四时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第12期。
  • 王跃,2000,《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的社会心理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
  • 宣长春、林升栋,2021,《文化距离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基于4918篇英文新闻报道的情感分析(2013-201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第6期。
  • 薛冉冉,2016,《俄罗斯媒介心理学研究的源起与发展》,保定,第十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 闫巩固,2016,《第31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简报:传媒心理学研究启示》,保定,第十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 严三九,2019,《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新闻与传播研究》第6期。
  • 杨宜音,2006,《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於春,2020,《传播中的离身与具身: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国际新闻界》第5期。
  • 喻国明、陈雪娇,2022,《中国传媒经济研究2021年文献分析:发展转向与未来趋势》,《全球传媒学刊》第1期。
  • 喻国明、丁汉青、刘彧晗,2022,《媒介何往:媒介演进的逻辑、机制与未来可能——从5G时代到元宇宙的嬗变》,《新闻大学》第1期。
  • 喻国明、曲慧,2019,《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第8期。
  • 张才刚,2021,《5G时代传播媒介形态演进的双重动力:技术变革与社会需求》,《中国编辑》第7期。
  • 张建新,2021,《再论我国心理学的分化现象》,《心理技术与应用》第1期。
  • 张伟伟,2018,《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互联网工作性使用与职业角色认知研究——一项基于报纸和电视媒体的实证考察》,《现代传播》第3期。
  • 张晓辉、陈锐、黄颖,2022,《重大突发事件中国际社交网络平台情绪传播研究》,《新闻爱好者》第4期。
  • 赵云泽、刘珍,2020,《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编辑之友》第1期。
  • Brandtzaeg,P.B. & Lüders,M.(2018). Time Collapse in Social Media:Extending the Context Collapse. Social Media+Society 3,1-10.
  • Bryant,J. & Miron,D.(2004). 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4(4),662-704.
  • Cheng,P.,Xia,G.,Pang,P.,Wu,B.,Jiang,W. & Li,Y.,et al.(2020). COVID-19 Epidemic Peer Suppor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Via Social Medi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56(5),786-792.
  • Cingel,D.P. & Krcmar,M.(2017). Prosocial Television,Preschool Children’s Moral Judgments,and Moral Reasoning:The Role of Social Moral Intuitions and Perspective-Tak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46(3),355-374.
  • Coates,A.E.,Hardman,C.A.,Halford,J.C.G.,Christiansen,P. & Boyland,E.J.(2019). Food and Beverage Cues Featured in YouTube Videos of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Popular With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9,20(10),2142.
  • Feinstein,A.,Wanga,J. & Owen,J.(2015).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Reporting Extreme Violence:A Study of Kenyan Journalist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Open,6(9),1-6.
  • Hassani,H.,Komendantova,N.,Unger,S. & Ghodsi,F.(2022). The Use of Big Data via 5G to Alleviate Symptoms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 Caused by Quarantine Measur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3,23(12),569024.
  • Kaakinen,M.,Sirola,A.,Savolainen,L. & Oksanen,A.(2018). Shared Identity and Shared Information in Social Media: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dentity Bubble Reinforcement Scale. Media Psychology,23(1),25-51.
  • Kaye,L.K. & Quinn,S.(2020). Psychosoci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Engagement with Online Chat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36(2),190-198.
  • Keightley,E.(2012). Time,Media,and Modernity. London:Palgrave McMillan.
  • Keightley,E.,Mihelj,S. & Punathambekar,A.(2021). Media and Time. Media,Culture & Society,43(7),1177-1179
  • Kümpel,A.S. & Unkel,J.(2021). (Why)Does Comment Presentation Order Matter for the Effects of User Comments?Assessing the Role of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 and the Bandwagon Heuristic,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38(4),1-11.
  • Melgosa,J.(1987).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Identity Sca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10(4),385-397.
  • Nikolaou,C.K.,Tay,Z.,Leu,J.,Rebello,S.A.,Te Morenga,L. & Van Dam,R.M.,et al.(2019). Young People’s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Toward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Apps for Weight Control:Mixed Methods Study.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7(10),e11205.
  • Prensky,M.(2001). 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Part 1. On The Horizon,9(6),1-6.
  • Pronina,E.(2012). Media-psychology:The Main Areas in the Study of the Actual Problems of Journalism,Keynote Speech,8th Psychology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Changchun.
  • Ramasubramanian,S.(2012). Media Psychology:Historical Overview and Emerging Trends,8th Psychology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Changchun.
  • Rasmussen,E.E.,Strouse,G.A.,Colwell,M.J.,Colleen,R.J.,Steven,H. & Kristen,B.,et al.(2018). Promoting Preschoolers’ Emot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Prosocial TV and Mobile App Use,Media Psychology,22(1),1-22.
  • Stark,L.(2020). The Emotive Politics of Digital Mood Tracking. New Media & Society,22(11),2039-2057.
  • Trepte,S. & Reinecke,L.(2012). Medienpsychologie. Stuttgart:Kohlhammer.
  • Winterhoff-Spurk,P.(2005). Kalte Herzen:Ber Die Allm Hlichen Vereisung Des Sozialcharakters Durch Das Fernsehen. Stuttgart:Klett-Cotta.

社会变迁视野下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探索与进展(代卷首语)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2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传播心理学研究溯源
    1. (一)国内:由新闻实践中来,向传播扩展
    2. (二)国外:心理学渗入传播学和媒介影响的研究中
  • 二 社会变迁背景下传播心理学研究主题的继承与发展
    1. (一)两种研究取向的传播心理学
    2. (二)当前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取向和主题
      1. 1.情绪情感研究凸显
      2. 2.社交媒体用户心理成为研究的中心
      3. 3.传统研究主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展现出传承和发扬的脉络
      4. 4.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其他主题
  • 三 传播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深化与开拓
    1. (一)夯实基础,不断深化
      1. 1.寻找共情和共识传播规律,运用文化心理学开展国际传播能力研究
      2. 2.在情绪和社会心态研究基础上推进舆论引导研究
      3. 3.新闻从业者(媒体从业者)的心理健康研究需要加强
      4. 4.增加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拓展学术视野
    2. (二)保持前沿,取得突破
      1. 1.媒介技术动态改善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2. 2.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
      3. 3.挖掘媒介的文化意义和心理意义,充分认识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心理价值
    3. (三)展望未来:传播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