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形势及展望

摘要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美丽中国的典型范例。随着认识不断深化和实践不断深入,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内涵和外延经历了从环境污染防治到生态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再到全面绿色转型的丰富拓展过程。党的十九大以来,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在思想理念、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系统修复、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城乡美丽家园建设以及生态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的典型范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引领示范,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贡献重庆智慧。

作者

刘嗣方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任职城口县委副书记,先后担任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财贸处处长、农村处(移民处)处长、专题调研处处长,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参加中央党校第四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习培训。长期从事市委重要文稿起草、综合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参与重庆直辖以来数次市党代会报告以及党代表会议文稿起草,参与若干市委全会、重要专题会议等各类文稿起草,以及重大政策性文件起草。参与协调实施多项全市重大调研任务,承担完成了10多个市级重点课题,独立、牵头或参与起草了100多篇调研报告和专项研究报告,数十篇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等重要批示并转化为决策成果。在《经济日报》《学习时报》《农民日报》《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文章。获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国家级先进个人、“重庆青年五四奖章”、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彭国川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兼任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常任理事。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为多个部门、区县、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出版专著3部,学术论文30多篇;《关于建设三峡库区国家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关于深入推进长江上游流域综合管理的建议》《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应构建区域合作共建机制》等40篇决策建议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重庆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代云川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农学博士,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资源生态与区域绿色发展等研究。担任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Ecology and Evolution、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等国际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专家,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Diversity 等国际学术期刊客座编辑,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y and Evolution、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和《地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主研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5部。
吕红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重庆社会科学院碳中和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理论与政策研究。
李春艳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重庆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3项;出版专著《环境规制对三峡库区绿色发展影响研究》,编著《三峡库区旅游发展案例集》;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决策建议近10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篇;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孙贵艳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会员。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研究。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Sustainability、《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专著《西部典型贫困地区农村生计变化及相关效应研究——以甘肃秦巴山区为例》,参编《地表过程研究概论》《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等;获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4篇决策建议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
朱旭森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大都市圈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刘严严 ,重庆科技学院讲师,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生态经济等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文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理论导报》2021年第8期。
  • 高世楫、俞敏:《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变革路径》,《新经济导刊》2021年第2期。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项目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21年第14期。
  • 黄群慧、刘尚希、张车伟等:《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总结中思考推进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经济研究》2021年第12期。

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形势及展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3.1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产生背景
    1. (一)2012年以前: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防治,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
    2. (二)2012~2020年:把生态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
    3. (三)2020年以来: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稳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二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时代内涵与重要特征
    1. (一)深化对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认识
    2. (二)拓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深刻内涵
    3. (三)把握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主要特征
      1. 1.整体性
      2. 2.时代性
      3. 3.人民性
      4. 4.地域性
      5. 5.开放性
  • 三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进展成效
    1. (一)凝聚战略共识、加强顶层设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全局的突出位置,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成为全市上下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举全市之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3. (三)服从服务全局、担当历史使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4. (四)学好用好“两山”理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积极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5. (五)加强区域协同、推进城乡融合,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美丽宜居家园魅力更加彰显
    6. (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 四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主要目标与战略路径
    1. (一)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愿景蓝图
    2. (二)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战略举措

查看更多>>>